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架藤花偃卧深,到门双骑有铃音。


懒为薄俗牢骚面,喜见文人整暇心。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

江远摇凉月,影分天汉流。


弦光低鹊渡,机石拂蟾钩。


巧向何人得,槎因使客浮。

将秋思荷满,恐招凉露侵。


远艳劳幽梦,微芬与细寻。


采赠人何往,风流美至今。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


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

雪峰初入望,旗鼓旧相扶。


观察当年相,考亭百代儒。


一官仍己学,吾道未邻孤。

不肯楼边著画船。
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


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

临水迟佳客,碧尽天边云。


心期殊未来,且复偶细君。


援琴松满耳,添酒月入樽。

大火西流暑气回,青蝇心绪已徘徊。


人言明日新消息,天外秋风刮地来。

闲房曲径漫夷犹,花石阴森处处幽。


地近玄亭堪载酒,云开素月正迎秋。


人间万事杯中了,海上三山象外求。

二水中分烟渚微,江光如练澹晴晖。


芳洲自入青莲笔,群鸟犹矜白雪衣。


沙净伫看连影立,风生散作几行飞。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


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

积阴扫秋风,吹作今夕月。


山岳四高寒,天地一澄澈。


幽人渺何许,应喜清晖发。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静。
夜半披衣草树间,玉露团清影。


长笛倚楼声,听彻还重省。

桃叶芳游梦未忘,廿年回首叹流光。
秋将启候月先好,花与为邻蘋自香。
溪涨声如听雪瀑,诗成字欲挟风霜。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天慰旅愁秋信好。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
横门道。
草岸凉风透葛衣,涉溪标浅傍鱼矶。
霞明远衬青山出,月上时惊白鹭飞。
村女井边提瓮汲,农人谷口荷锄归。
久约溪西看竹来,雨中骑马到池台。
鸥边水濯尘光去,鸟外天随眼界回。
逃暑静便沙岸柳,借眠慵扫石林苔。
溪上林亭待客游,茶瓜今日定淹留。
马惊小雨还成霁,蝉咽薰风已报秋。
沙路散行迷远近,水禽贪浴自沉浮。
认蛮天月子太无聊,今宵又窥侬。
蓦廊回烛转,沉思露笛,咽响霜钟。
褪了夹纱衫子,加上薄棉重。
今朝与子共明月,忽漫十年回首看。
何止昨宵晴雨异,不胜华发雪霜盘。
照人柏换秋来色,在水凫休梦处寒。
今日自须欣喜,明朝池上秋风。
听雨如听古乐,得书似得良朋。
绿意情何处。
恁秋光、垂虹倒景,银塘紫府。
翠盖亭亭云袂冷,剪剪红衣罢舞。
清露疑新雨。
为花忙、寻思向往,旧家庭宇。
缥缈池塘香旖旎,别样玲珑可取。
驰驱万里气雄哉,归马云屯夕照催。
天上新秋明月满,人间负羽使星来。
风烟揽辔输君壮,潦倒清樽共我开。
斜日湘帘暮。
趁新凉、红灯绿醑,娇歌艳舞。
怀智凋零龟年老,输与吴侬小部。
黑风吹海天地青,四野八荒云画暝。
洒作人间三日雨,萧飕似带鱼龙腥。
神鞭鬼驭走万骑,居高建屋倾千瓴。
芙蓉池畔都开遍。
又是西风晚。
霁天碧净暝云收。
电语流空夜正赊,将军雄剑断长蛇,衡云犹护梦中家。
分付清尊催皓月,安排长笛换惊笳,恨深愁极一欢哗。
久客光阴感慨中,花时难遣酒杯空。
况兼白发伤迟暮,宁惜青袍作主东。
千叠云山环北郭,一溪烟水自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