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旷野碧云暮,园林白露秋。
水花清瑟瑟,窗竹冷修修。
索莫惟禁酒,踌躇欲上楼。
蒹葭霜冷雁初还,归梦如云只恋山。
一夜潺湲西涧雨,夜来秋气满人间。
风卷霜林叶尽飞,夜深惊鹤恨无依。
一身远道犹为客,九月新寒未授衣。
江上芙蓉秋自老,岭南书信雁来稀。
烛暗夜已深,秋虫竞相语。
惊风洒蕉叶,冷露散如雨。
奈此留滞客,愁绪不可数。
不知秋何如,明月照人寝。
上照凤凰琴,下照鸳鸯枕。
长堤选树荫微风,击节高吟酒欲空。
梧叶乍零秋色里,雁声相续月明中。
依依钓艇归何暮,隐隐山城望未通。
袖手长吟悲路穷,绨袍不是怯西风。
纵嘲小草应终出,欲赋长杨恐未工。
皂帽久依辽水曲,黄冠愿隐鉴湖中。
吟对家山素不禁,年来年去怕秋临。
白云飞处思亲恨,南雁归时忆弟心。
长夜西风砧杵地,隔江明月桂花林。
鶗鴂声残歇众芳,纷纷桐叶满银床。
门临水国秋多雁,寒入金塘夜有霜。
旅馆萧条依橘柚,故人迢递隔潇湘。
日落空闺晚,寒螀暗壁啼。
绣纹千缕刺,锦字八行题。
鸾镜朝慵览,鸳帏夜苦栖。
重房秋寂寂,中夜守空帷。
香气熏笼冷,虫声入户悲。
流黄机罢早,尺素雁归迟。
穷巷故人少,衡门暇日多。
凉风时着树,衰叶欲辞柯。
生事只如此,幽心谅匪它。
令威仙去几何年,弟子无知为表阡。
道在清时收合浦,碑同明月载江船。
一帆西上风烟阔,千里人归史笔传。
断云残柳接狼烟,极目氛埃自黯然。
紫塞苍茫能立帜,黄河容易可投鞭。
须知据险人持戟,莫使冲风马避膻。
长莎肥马映征轩,飞骑边头入报喧。
只见烟尘从远碛,不知胡虏猎平垣。
残兵破鼓伤辽水,绝塞悲笳泣楚猿。
小立幽阶数绿苔,鸳鸯未绣怕人催。
深秋帘幕几曾开。
霜叶半随溪鸟去,寒烟独裹暮钟来。
极目平芜绿未凋,澹烟疏霭晚萧萧。
露华最爱翻梧影,霜意何妨到柳条。
两岸砧声杨子渡,片帆秋色广陵潮。
疏疏红蓼避人开,寒雨连江雁叫哀。
天抹微青,水皴细黛,西风作意凉侵。
袅袅层波,白鸥梦堕湖阴。
一年好景从头数,乍瞢腾、已到秋深。
夹岸芙蓉泣露,一行鸿雁吟秋。
无限风前泪点,夕阳人倚西楼。
菡萏香,龙须冷。
帘子风摇难定。
还对镜,更添衣,玉墀清漏稀。
花阴满地影纤纤,夜静风微怯卷帘。
不为姮娥甘避面,怕催秋恨上眉尖。
深闺悄。
叶落梧桐秋欲老。
揽镜愁多少。
幽蛩藓砌,正庭院黄昏,晚凉天气。
落叶西风,吹作满空寒意。
华年半是天涯度,暗思量,旧欢今事。
麝煤烧尽雁旧沈,回首邻园思不禁。
云里关山孤客梦,月中砧杵万家心。
生偏耐冷怜秋菊,倦即知还愧暮禽。
满径芙蓉红如晕。
更交映、桂芳菊润。
听幽砌蛩吟,疏林蝉噪,惹起清秋恨。
昨夜西风起,江南秋草长。
良人新出塞,荡子未还乡。
画角边烽白,楼船海气黄。
秋风起木末,对此动离肠。
明月夜千里,流人天一方。
无书劳远雁,有恨等寒螀。
阵阵金风吹未歇。
雨扑风斜,渐近题糕节。
欲采黄花盈袖折。
独上楼西。
绿鬟鸾镜晓妆低。
半暖乍寒花影静,重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