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


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


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凤皇巢扈阁,蟋蟀在西堂。


庐是承明地,园非避世墙。


清琴宵弄月,白简昼飞霜。

北斗临茅宇,西山出蕙楼。


凉风吹玉树,明月下金丘。


歌对梧桐语,辞因丛桂留。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软红堆里十朱轮,此地何尝有一尘。


月亦怜君最孤绝,故来相伴作诗人。

秋蟾此夜一盘明,影落斋坛分外清。


想对风光无处说,夜深聊复以诗鸣。

高斋独宿寝衣轻,覆簟余香似有情。


门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晓澄清。


新诗夜得思贻友,灵药朝餐学养生。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


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

兰蕙摇晨风,菲菲不可息。


绿叶垂紫茎,亦自有殊色。


我欲贡瑶台,果值凌风翼。

苔岑自有臭,松竹自有林。


虽异同堂语,应留隔代心。


荷风朝未歇,桂露夕已深。

风度曲江流,文心潮海见。


千里共东粤,犹自称乡县。


步公白玉堂,岂为清华羡。

鹏飞几万里,鹪巢但一枝。


赋形分小大,谅非物所为。


至人超象迹,鞭心独在斯。

黄山飞晚翠,玉水动秋清。


共传终古意,远出四时情。


始知流峙物,长含元化精。

人言秋气悲,我爱秋光洁。


每当玉露时,复睹黄花节。


清影在东篱,高人心自悦。

风云不可定,日月乃如流。


我无烟霜质,亦非波没俦。


但识浮生理,何须不死求。

雨后虚堂清梦长,不堪风露袭荷裳。


湿云散去山容瘦,新月飞来海气凉。


丹桂生香秋兔老,青松舞影莫蛟翔。

碧草清秋丽,斋居思渺然。


远山催落日,白水净寒天。


故国风烟满,荒原独鹤还。

林屋意自惬,雨交群息初。


气通琴幌润,声断画檐疏。


独火明深竹,方床满旧书。

野树著新霜,青黄映窗左。
归鸟栖复惊,山猿窃岩果。
万籁声喧山色深,山居静坐费沉吟。
战秋竹作回天势,爱暖葵存向日心。
屠狗早羞为哙伍,缚鸡自笑是淮阴。
炎蒸历尽见清凉,扫地焚香爱此堂。
苔径斑斑经雨碧,梧庭落落受霜黄。
西南来处占风信,三五盈时看月光。
宾鸿南度嫩凉初,退食幽斋兴有馀。
挟册懒看平子赋,挥毫爱写右军书。
西风丹桂花将绽,夜雨梧桐叶渐疏。
日色临前除,秋声起修竹。
高人夜不眠,西窗剪银烛。
感慨看丛菊,悲鸣听断鸿。
旧游追蓟北,僻处困瀛东。
债与年俱积,才随境并穷。
西风卷地起洪潮,横海鲸鲵跋浪骄。
铁轨行空通北极,靴尖踢倒压南朝。
胡笳四起闻宫禁,荧惑连宵犯斗杓。
海宇疮痍起劫尘,国医束手病常呻。
荒原苜蓿肥戎马,内府笙歌醉使臣。
妖党白莲传有种,旧家乔木替无人。
息影山中两鬓苍,感怀身世正茫茫。
无才只合田园老。
有志何曾弧矢偿。
摇落纷纷不自持,几回惆怅晚芳时。
虚檐不见闲蜂蝶,细看秋虫牵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