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度悲欢叹缺圆,镜台相对两婵娟。


同衾正喜金风爽,捣练空伤玉箸悬。


歌动昭阳灯似昼,漏残长信夜如年。

琼宫高卷紫霞绡,冉冉诸仙降节朝。


星佩声摇双凤曲,云车香度六龙镳。


银河似隔天孙语,瑶瑟谁将帝女招。

白纻声悲露满衣,寻源谁复问支机。


霓裳歌舞无消息,蓬海桑沧有是非。


河转漂星皆北向,风高惊鹊尽南飞。

人天遍放白毫光,魍魉妖蟆静自藏。


露泛紫兰偏映酒,云遮红蕊更移床。


楼头人倚今宵笛,雁足书封昨夜霜。

溟海银潢一脉通,微茫大地入轮空。


何须天柱浮云外,自坐冰壶碧落中。


梦后不知人化鹤,歌回犹觉气成虹。

桂殿云屏风露侵,广寒应有辟寒金。


怪将灵兔千年杵,散作秋声万户砧。


团扇歌残金屋冷,玉箫吹去凤楼深。

东海潮生带月高,谁驱雪屋驾银鳌。


人间波浪嗟千顷,镜里山河只一毫。


幽思未忘秋浦夕,壮心遥寄广陵涛。

秋色平分一镜开,恍疑身世在瑶台。


虚弓倚塞初惊雁,环壁沈池已辨灰。


漫道骊龙方睡稳,忽看神女弄珠来。

枫落吴江夜有霜,旅怀何以对秋光。


谁将碧海一轮满,浪拟琼楼七宝装。


奉使未须论博望,游仙还欲学裴航。

露华澄月色,可爱是中秋。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


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长安万古月,偏爱向秋明。


冷逼怜砧急,光浮塞角清。


狂涛翻瀚海,孤照落龙城。

黄衢成黑道,灵兔惑妖蟆。


只恐琼宫女,随风落别家。


霓裳中夜歇,鼓角万方嗟。

万里光如昼,谁能别一天。


澄江沙际迥,贾客夜深眠。


银烛照难见,涧泉清可怜。

光临江汉九垓宽,百尺峰头万木寒。


到底龙潭清碧碧,排空雁字白团团。


此心已许先秋素,睹影何劳后夜看。

一片寒光彻,山河影自分。


雁翎空里映,鹤唳镜中闻。


藉草明衣露,盈梢湿水云。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浦溆虚堂欲暮秋,故人青眼夜深留。


微风明灭渔舟火,四壁凄清戌角楼。


身世浑疑非幻境,心期千载有神游。

庭草惊秋白露垂,冰轮渐觉度河迟。


光临凤阙清钟断,寒入龙庭画角悲。


天际几看鸿雁影,山中又老桂花枝。

烂银盘挂六桥东,色贯玻瓈彻底空。


千顷清光无着处,夜深分付与渔翁。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独怜庚戌中秋月,还照平湖酒一杯。


烂熳宁辞今夕醉,清光如见故人来。


平分秋色真堪赏,缓转冰轮不用催。

素娥行处与谁同,玉斧修成几许功。


空里若安丹桂木,云中应有白银宫。


蟾行万里惟三足,兔满千山望一雄。

月入高天更漏迟,天香消尽桂花枝。


金晶气爽飘风露,银汉波翻动鼓旗。


蟋蟀满林罗袖湿,骆驼千帐笛声悲。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


满轮沈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

淡天垂幂,见银盘转处,余烟收绿。
百尺飞楼闲倚久,仙桂时飘香粟。
皓鹤无声,金梧有影,寒气生华屋。

鸦鸟层林晚,菰蒲片雨晴。
长烟收尽小云平。
湖月十分明。

冰轮碾上,望山河影里,桂枝横绿。
零露侵人秋气重,渐觉玉楼生粟。
万里无云,碧天如水,冷浸黄金屋。

碧海澄秋,遥空霁雨,姮娥起驾飞轮。
素光万顷,灏气满乾坤。
坐久疏星渐失,枯枝冷、惊鹊南村。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青天下白露,古道吹阴风。


窅然绝人迹,野怜招摇红。


老馗跨长耳,出眺咸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