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


烟村物景都无赖,况是登临有所思。

西风吹户牖,犹自客荆蛮。


积水浮秋汉,微阳淡远山。


蝉稀疏叶尽,雨歇片云闲。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月色沧波共渺茫,驿亭杂坐看湖光。


仙家刻玉青蟾兔,帝子吹笙白凤凰。


芦叶好风生晚思,桂花清露湿空凉。

当年见明月,不饮亦清欢。


讵意有今夕,照此长恨端。


近闻钱塘破,流血城市丹。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颣,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中秋自昔赏金波,爽气初凝暑顿过。


风雨定时看有数,楼台高处得偏多。


正怜白发宜相照,不为衰颜惜暂酡。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弃,对月老宫人。

桂香风老鬓飕飕,添著湘罗小夹裘。


烟锁亭台青嶂晓,露寒帘幕画堂秋。


雁来花发芙蓉浦,燕去影疏杨柳楼。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蝶戏犹馀蕊,蝉吟已怯枝。


乾坤入汉日,霜露望乡时。


屈子偏生楚,王通不负隋。

柳短莎长溪水流,雨微烟暝立溪头。


寒鸦闪闪前山去,杜曲黄昏独自愁。

清秋时极目,世情今已闲。


海阔浮云远,天空独鸟还。


寒流明野际,落日半幽山。

过从良夜拂朱弦,上客相携玳瑁筵。


工部诗名三世后,司徒文望四朝前。


梅花尚忆扬州署,桃叶频呼白下船。

郡国三秋迥,烟波四望开。


潮深吴相庙,山绕越王台。


远树天边没,孤帆日下来。

偶然乘兴一登楼。
江色俯晴流。
试看千山枫老,无奈又残秋。

云阴惨澹柳阴稀,游子天涯一望时。


风闪雁行疏又密,地回江势急还迟。


荣枯物理终难测,贵贱人生自不知。

小春爱日融融暖。
危亭望处晴岚满。
江静绿回环。

白首思归归不得,空山闻雁雁声哀。


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见秋风逐水来。

岭外天空人泬㵳,层楼登眺倚璇霄。


关河又报风霜急,城郭空嗟世代遥。


谁把长绳牵落日?


欲将强弩射回潮。

大堤浅浦直如弦,步月何须访戴船。


门外小尨休浪吠,松间野鹤本无眠。


黄花兴发登台后,绿酒情深秉烛前。

秋原眺望闲,远目遍江关。


河影摇城堞,吴云入楚山。


风高帆半落,书去雁空还。

信美江山映郭西,清秋羁客思凄凄。


黑波跳雨蛟龙斗,苍峡摧云虎豹啼。


万里辞家饶白发,一邱归卧有黄齑。

水东之山千万重,西岸亦有云腾峰。


望中不尽伤秋兴,尘外永怀高世踪。


古寺垣墙深薜荔,平原台榭隐芙蓉。

江亭秋望渺衡湘,埼岸枫林带夕阳。


欲采蘋花愁远客,白鸥飞去水茫茫。

小心风伯紫宫回,眼看银蟾海上来。


玄豹又成漫谷雾,断虹犹作隐山雷。


便教雨积三时害,未信晴无一日开。

拟放平湖月下船,棹歌中夕发长川。


蘋风好为云开幕,兰桨不妨人扣舷。


猿鹤候迎将晓日,鱼龙悲啸未晴天。

霜压秋光碎,林容似不胜。


近山空翠湿,低野远烟凭。


声咽风中雁,影寒水际僧。

月满层城上,秋分御苑中。


玉楼寒自迥,珠箔照还空。


望美今宵隔,含情几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