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江风候接南威,暑气常多秋气微。


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著生衣。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馀地苏陪台。

今年秋热倍常年,更住西峰落照村。


最是樱桃梢上日,裴回不落等黄昏。

年年极暑与秋期,日日秋阳在暮时。

我自愁吟无意思,蝉声移近入檐枝。

多难幽怀惨不舒,秋风残暑扫难除。


一生最怕西窗日,长是酴醾架子疏。

圃迥人全寂,池清虑自消。


萍根微著水,荷叶欲穿桥。


今岁知何故,秋阳尔许骄。

四序重开夏,三炎未解威。


心迟冰雪节,体想芰荷衣。


灵籁无清吹,岚光灭翠微。

塞上秋光冷似冰,当年豪举气凭陵。


打毬不用炎方马,按猎初调异国鹰。


山寨凄凉闻戍鼓,水村摇落见渔灯。

忆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气最佳哉。


塞垣榆落蝉初少,泽国芦疏雁已来。


风露入怀诗笔健,关山满目笛声哀。

风物连南国,炎威逼早秋。


堕飞波上翼,误喘月中牛。


云杼衣全解,冰壶渴未瘳。

我欲蓐收回老火,乞雨天公殊未可。


忍饥但复念壁立,回首谁能看甑堕。


天将夜雨送秋来,可近书檠吾已惰。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殷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六月不热八月热,白帝子为赤帝欺。


行天骄日自阳燧,曳地妖云仍火旗。


蚊蝇向衰且一快,鸿雁欲宾中更疑。

山气爞爞旱火光,墙头枯草半青黄。


饥肠惯作晴雷吼,且乞梧桐一夜凉。

蕴隆日日等西风,等得西风更蕴隆。


四十日秋无点雨,谁将消息到梧桐。

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


节换空看历,人闲未趁衣。


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蒸暑淹南国,季秋如长夏。


炎凉乱平分,天地错常化。


短日回朱光,六龙顿其驾。

百里异风土,我行岂蛮越。


中星正常象,未与京洛别。


肃霜乃温风,授衣甫絺葛。

家住翠屏溪上头,思莼空结半生愁。


今朝初洗红尘梦,烟雨西江满意秋。

风飘万点湿秋云,万叶凉声睡起闻。


翻忆东华衣上汗,向人挥作雨纷纷。

入秋旬日后,馀热尚凭陵。
病体何时减,愁怀此日增。
渴思金碗蔗,清爱玉壶冰。
火气之馀金气乘,岭南寒暑独无凭。
虽非卤地亦卑湿,不必梅天皆郁蒸。
椰子簟凉肤起粟,荔枝膏冷齿生冰。
老火张成伞,柔金伏在炉。
正遮西日手,忽坐北风图。
霜叶条嗷雁,冰枝有噤乌。
往年山村九月尽,紫菊渐渐迎霜开。
今年秋尽尚酷暑,花不见菊先见梅。
霏霏江树暖逾绿,炎蒸郁毒来相催。
客心豫为秋风摧,与狐谋裘苏病骸。
独贪避暑胜河朔,入握阴泉珠一枚。
炎官恐我不耐冷,余威直到单于台。
木柴僵落白草摧,禾麻残立如枯骸。
邪气袭逆中结轖,涊汗不待《七发》枚。
焦头颇苦张火伞,炙肤无乃团冰台。
痴暑如痴人,吝权不肯脱。
凉风戒七月,尚贪朝夕活。
坐我甑釜中,逾月不得脱。
劳生亦何聊,喘喘觅少活。
乘时火初流,执热病未脱。
踏冰思少苏,坐甑哀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