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


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


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

到日值摇落,相留山舍空。


微寒生夜半,积雨向秋终。


度讲多来雁,经禅少候虫。

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


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


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

幽人栖隐处,苔径连深曲。


秋至垂橘黄,霜清大梨熟。


方池泛大影,可以澄心目。

开门金锁碎,绕径碧檀栾。


钟呗风馀韵,房栊日暮寒。


老僧长入定,好鸟故相看。

入秋才一到,风物已凄凉。


旧筱全侵席,新梢乱出墙。


萧萧吹叶雨,稍稍坠枝霜。

背石阑低,花幡定,深锁仙云成簇。
凌晨雕玉帔,伫鞓红妆面,弄姿金屋。
醉缬吹烟,清阴涨午,抬举东风娇足。

主宾俱不饮,相对坐同深。


幸有黄花兴,无论白发心。


游虫纷落日,高叶下疏林。

赫赫乘龙地,萧萧罗雀门。


桑麻犹世业,书史但儿孙。


数过看颜帖,今来为菊樽。

三山凌波涛,云汉邈氛埃。


世无乘槎客,安得穷昭回。


天门洞阊阖,海池含风雷。

不复池上游,秋意忽已繁。


卧柳半死生,枯荷自翩翻。


忆昔载后车,逍遥临中园。

湖畔秋风日夜过,东来舴艋定如何。


蒹葭满目澄江上,不分兰阴坠露多。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


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


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

济胜无强足,幽寻亦据梧。
僧门远市井,秋色澹菰蒲。
定息看香篆,逃禅托酒壶。
青嶂白云蒸,高台野客登。
鸟迷方外路,云护定中僧。
对酒狂何在,翻经老尚能。
钟磬花台寂,云霞松坞深。
石林秋不热,水国昼多阴。
结束非吾意,逍遥近佛心。
畏暑却馀威,飙驭临寰海。
一雨濯寥空,晴光露精彩。
乾坤陟清凉,居然神观改。
羸马青门路,君家数往还。
亭留白云曲,城倚太行山。
残菊寒犹摘,霜梨醉可攀。
凉飔拂拂敞华筵,太史招携选胜偏。
绕径但随灯影入,穿林时为柳条牵。
政逢匹马欢投地,似有双龙夜烛天。
素性耽丘壑,兹游畅我情。
野花随意发,山鸟不知名。
圭组心俱淡,烟霞念颇生。
斜阳催返驾,无计复淹留。
好鸟啼将别,清泉咽不流。
霜催红叶曙,山养白云秋。
坐久花时落,风轻水自纹。
松阴寒欲雨,石罅暖生云。
山寂樵歌起,风霄静里闻。
云构盘空邃,仙源入境清。
过桥通鸟道,穿竹忽泉声。
峰壑阶前秀,山禽时一鸣。
不是因公至,何知此境仙。
奇峰争插汉,秋水远浮天。
老衲藏深峪,疏钟出曙烟。
狐狸昼处旧华居,恶木交衢不及锄。
愁问居人懒垂手,长饥犹畏长官驱。
几年不见中秋月,此月今宵分外明。
满座金飙撩客思,一尊秋色可人情。
曾闻有约过新筑,堪笑无心践旧盟。
飒飒秋风静法堂,幽吟无与共酣觞。
疏疏宝树垂清影,冉冉天花散异香。
落照催归山郭寺,渔舟看弄水云乡。
白秫新收酿得红,洗锅吹火煮油葱。
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闻君西郊行,正值秋风晚。
清霜卷枯荷,碧玉莹池面。
浮空结修梁,涌波抗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