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遍览古今集,都无秋雪诗。


阳春先唱后,阴岭未消时。


草讶霜凝重,松疑鹤散迟。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秋气萧骚仍见雪,客愁缭绕动萦心。


幽吟北户窗声细,归梦函关马迹深。


疏树飞花轻䔩䔩,衰荷留柄乱簪簪。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


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

秋云覆秦川,小雨野未湿。


谁言终南顶,已有霰雪集。


返景开新晴,孱颜照都邑。

朔气迎秋晏,因成糅雪飘。


园宾惊早赋,郢曲爱新调。


杂霰鸣寒萚,纷花混晚苕。

闲居久惯西湖好,棹入西溪路转幽。


万顷秋阴压秋雪,一天凉雨洒轻舟。

寒鸦流水绕孤墙,访旧重来举叶堂。


祇共癯僧寻野饭,曾无秋菊荐寒香。

病起西山更有情,若为青眼慰劳生。


虽然不作伤心碧,一片萧疏画不成。

英气清愁总作尘,一盦同证法华因。


当年绝妙笺词手,应作山门接引人。

芦絮明寒渚,松阴暗草堂。


西溪好烟水,中有此渔庄。


筑簖营鸥宅,分田种鹤粮。

六花飞舞满长安,古寺楼台白玉攒。


长眉老僧见客语,两年秋雪就中寒。

风摇幡带拂钗梁,手摘盆花供法王。


佛号教将鹦鹉念,仙容分与黛螺妆。


擎来茗碗俱禅味,熏彻罗衣是戒香。

嫁得才人百自由,岂须佛力散闲愁。


机锋夙世同灵照,福慧他年在阿侯。


姑射仙人真似雪,京江好女故名秋。

溪光荡入万峰晴,十二桥衔打桨声。


到倚高楼花满眼,白波翻海接霄明。


旁淤洲渚鸦巢照,裂幅云霞雁字横。

三年海水旁,卑湿厌歊热。


都城幸相从,比岁秋逢雪。


秦吴乖风土,南北异时节。

剥候凋群阳,幽阴肆腾涌。


清霜飞云初,大雪吁不凶。


缤纷舞鸿鹄,细碎翻蠛蠓。

西溪西去,荡溪光如雪。
道是梅花未堪折。
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

秋宇霜华极,翻成暮雪飘。
影迷霄桂满,气助海钟调。
梅花装宫树,芦花著浦苕。
长怜菊花黄,不见雪花白。
花雪两蹉跎,历落东西陌。
今年雪白与花黄,平分秋色不相降。
白日常年好,空明九月时。
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
老衲石林迹,诗禅直到今。
乱泉双涧落,修竹四山阴。
出世消尘劫,频过长道心。
言辞交芦庵,泛泛寻秋雪。
僧房半已圮,荒野梗游辙。
缅怀樊榭老,曾此寄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