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门书剑误凭淩,拟向龙天结小乘。
寤寐故山惟粤秀,过从高士半吴兴。
拈花短偈闲相赏,挂席长风病未能。
消渴丁年总不如,近应除酒托清虚。
烟光满壁裁诗就,雨气凝窗䇘茧馀。
怪石短蒲幽客贶,香奁彤管美人书。
摇落秦川赋独醒,钓竿惭却五湖汀。
有怀漫笑屠龙技,无事容探瘗鹤铭。
远道几年违菽水,枯囊终日计参苓。
蹉跎谁复问长安,九陌花光梦里看。
邦禁自宽愁酷吏,史宬多阙借稗官。
风流异代仍归晋,月旦何心冀识韩。
秋风山馆夕,一榻近灯前。
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磷出雨余田。
酣酒狂歌思欲飘,久从江国驻兰桡。
芙蓉隔浦听秋雨,杨柳长亭看晚潮。
过客有时来问字,美人何处觅吹箫。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
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
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
别家杨柳正依依,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极目平芜绿未凋,澹烟疏霭晚萧萧。
露华最爱翻梧影,霜意何妨到柳条。
两岸砧声杨子渡,片帆秋色广陵潮。
灌花奴,老且秃,千里来依瀛海曲。
巧作河阳烂漫春,羞为白下纪纲仆。
学圃当年事已空,朝华夕秀感秋风。
坐听烟露下丛兰。
秋月今宵共指看。
明知小别总难欢。
早潮人说船行易,五十里路夕未至。
夜深雷雨破空来,疑是城头战方利。
小船漏水时欲沈,裤袜无乾不能睡。
江南秋正好,江北人初别。
芦花满面飞,孤棹波中咽。
揾泪指归云,夕流帆影灭。
太息金焦长,依然冰雪清。
飞腾当暮景,四十未专城。
听雨萍蓬合,看云组绶轻。
老柳石城秋,能生六代愁。
江山如旧识,今古几清游。
书记双名士,风霜一敝裘。
秣陵无好丝,但夸织工巧。
非徒经纬多,亦贵颜色姣。
承平之日甲天下,水载以舟陆运马。
我去瞻园久,三年草又繁。
空廊还纳月,穿树不知门。
白下旧宾主,青衫新弟昆。
黄子本名士,论交四海多。
轻帆破冢出,瘴疠夕阳多。
斗酒腹犹痛,长途悲作歌。
诸史六朝事,同为望远空。
几年无王气,今日但西风。
客舍秦淮上,行宫夕照中。
一雨绿千里,楚山如近人。
留君君掉首,何处秣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