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恕斋且袖经纶手,他日能容吏吐茵。
四壁琴书供宴坐,一言佩服要终身。
襟怀但令有馀地,刀笔从教不若人。
典午三纲紊无纪,贼奴内向伯仁死。
辞徵尚蹈公以此,终托丹砂去朝市。
千年盛事传画史,野夫获睹朱氏邸。
迢遰临川郡,泱漭元献里。
浮上君子庐,闭户青林里。
连山烟景晏,断岸寒沙靡。
钓濑怀珠山韫玉,谪仙至自蓬莱。
它年勋业上云台。
棣华开幕府,莲沼屈英才。
占得登高一日先。
跨云来作地行仙。
天将黄菊助长年。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稚川移家入空谷,手招白云守茅屋。
惟恐人窥鍊药炉,锁断青峦泻垂瀑。
只留一径通飞鸟,其间想透三仙岛。
不见罗生心惘然,画图河朔尽流传。
沧洲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
曾谒朱明白石天,丹砂遗灶尚依然。
非关采药求金汞,那得乘风到玉田。
葬后衣冠留往日,岩前碑碣是何年。
视后而著鞭,书此以自儆。
一言行终身,要处君已领。
一心贯群伦,乃是吾祖事。
耳孙不绳武,愧子两大字。
此道固非浅,圣门两三人。
佳名长在眼,无实勿为宾。
安宅旷弗居,浪自分彼己。
傥由恕门归,天下一人耳。
求仁亦多途,取近惟一路。
内恕以及人,知君用心处。
夜雨清斋曾对榻,论交久矣惬襟期。
台衡他日占各世,山斗于今重得师。
春色平分千里外,风流远陋六朝时。
东观追趋今几年,朝朝供奉圣君前。
唐人词赋推王建,汉代文章属马迁。
天霁晓星辞凤阙,雪消春水送兰船。
郭熙之后有稚川,妙画往往人争传。
醉来乘兴扫轻素,笔下萧飒生云烟。
天台雁荡宛相似,仙楼佛阁纷满前。
远洲连冈近洲平,高树稀叶低树青。
长溪浸日流无声,中有数叶渔舟横。
谁家飞轩接水亭?沙边客至扶杖迎。
荒村漠漠烟连山,谁家野店两树间。
青帘稍出树梢外,秋风败叶寒班班。
路通白石流水乱,长桥缥缈依山涧。
平沙苍苍鸟未归,烟村四合高复低。
渔翁两两青蓑衣,卖鱼直上长杨堤。
千峰万峰何崔嵬,朽枝瞰水忽倒垂。
平生丘壑趣,偶向画中传。
雨气千峰外,江流落日边。
蘼芜青满渚,芳树绿参天。
云巢一上十五里,中有今世巢居子。
鸡鸣犬吠白云里,不知天际去此几。
平生深契鸟巢禅,剪茅盖头万事已。
昆玉皆龙凤,唯公最白眉。
乡邦好人物,翰墨妙词诗。
南浦言犹在,西山梦可疑。
紫荷馀爱在,皂盖填名城。
膏泽流千里,嘉谋肃五兵。
林泉多雅趣,桑梓有深情。
云萝寂寂倚苍苍,古洞犹传不死乡。
丹灶夜留明月鍊,金泥春带落花香。
骖鸾月下三山近,化蝶岩前一梦长。
暇日肩舆上翠微,烟光峦气湿人衣。
桃花片片随流去,岩漏泠泠作雨飞。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