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火多常病热,残暑特相欺。


今日凉风至,飒然竹林披。


闻鸡每起早,省稼独归迟。

今日秋风起,连年湿病苏。


应时微雨歇,侵晓断云徂。


巳复寒蝉集,空嗟蕙草孤。

薄云疏雨湿风枝,衡岳猿啼忆此时。


回首那无万里感,向人时作一声悲。


钟仪故有南冠恨,庄舄犹多旧国思。

当时秋尽别家园,莫怪逢秋便怆魂。


海外凉风生白发,眼前归计在青门。


云容渐薄呈山态,井干新飘见月痕。

江远摇凉月,影分天汉流。


弦光低鹊渡,机石拂蟾钩。


巧向何人得,槎因使客浮。

朝看一叶下凉襟,昨夜商飔初动林。


周史空悬三日令,楚臣已迫四时心。


新来乳雁横霄影,老尽鸣蝉咽露音。

忽值西来爽,薄暮洒幽窗。


轻烟团桂影,细霭拂漓江。


百年衰变感,自疑蓬鬓双。

将秋思荷满,恐招凉露侵。


远艳劳幽梦,微芬与细寻。


采赠人何往,风流美至今。

出门投袂更何之,后乐先忧此一时。


天涯频岁惊心骨,海角三秋接梦思。


西风昨夜扫胡穴,万里秋光净水湄。

燕天随夏迈,吴地逐秋来。


万里家何处,四时候几催。

炎光未息夏,悲籁已鸣秋。


何须问梧叶,客绪自悠悠。

愁客思归坐晚风,梦回秋色度江枫。


吹来雁影澄波外,咽破蝉音碧树中。


斜月西藏飞爽露,行云四敛肃高空。

节物催吾老,天涯见立秋。


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


家远思尝稻,年衰怯戴楸。

不肯楼边著画船。
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


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

白帝来时赤帝归,年年流转不违时。


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


楸市漫劳兵后梦,莼乡仅免客中思。

渔舟闲上揭疏篷,倚遍苕华岸岸红。


两日新秋凉便觉,费人诗句是西风。

暑云犹在,澄空欲变,入夜徘徊庭际。
新秋知是昨宵来,爱残月、纤纤西坠。


芭蕉老大,流萤衰倦,静里细观天意。

兹岁苦告暍,旱熯弥五旬。


老火秋益焚,阳螭燎朱鳞。


小寝屡亭午,床移瞰墀垠。

冰轮艳艳涌东墙,鱼触波纹破碎光。


十万人家眠正熟,谁知凉满一胡床。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船舷何事若轻雷,荡叶冲莲一道开。


莫待归时方命酒,径从花上递金杯。

未立秋前秋已到。
到立秋时,秋比春寒峭。
天若多情天亦老。

钗头凤子仙花粲。
袅翠来双燕。
帨鞶侬绣似君文。

回文锦织双鸾紫。
远寄梅窗绮。
惹香红袖爇垆薰。

寒生玉柱冰丝绕。
拢捻檀红抱。
颊梨遮莫泪花飘。

莺娇哺子瓜瓤嫩。
敛笑樱唇粲。
电回窗玉卸慵妆。

春枝软柳芳情系。
梦醒人间世。
惜香兰杜佩秋三。

流风转雪莹肌暖。
玉燕钩钗飐。
凤仙花小染纤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