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澜堂下水,浪波何沄沄。


远愧六客词,有感在斯文。


回舟唱歌去,弄影前溪云。

污樽几千载,长在岘山硕。


何必有杯勺,聊为饮一杯。


落叶堕西风,奈此天地秋。

昔贤读书处,今为梵王宫。


世事有翻覆,人境谁能同。


唯应姓何氏,与山相始终。

仙人白玉蟾,题诗留素壁。


笔势来翩翩,矆睒不可测。


将飞蛟龙影,或是风雨迹。

精舍青山曲,石林云气寒。


夔龙方满朝,谁不爱王官。


归人独有见,聊复此盘桓。

夫概名王渚,西山紫笋茶。


水硙生绿尘,小角装金花。


尽从天使去,供奉内人家。

渺渺碧浪湖,中有浮玉山。


相期采兰若,佳人殊未闲。


舟楫忽已晚,乘风聊独还。

阳羡溪山,辋川烟雨,隐然画里观诗。
芳草王孙,别来几度春归。
最怜屋壁藏蝌蚪,化劫灰、飞入昆池。

采药君先往,匡山住草堂。


问心□不负,隔岭似相忘。


罢磬江声上,灯吹岳雨凉。

七载蘋蘩也自修,听松庵外竹林幽。


高山仰止今祠宇,旧事荒凉某水邱。


诸葛表中空汉贼,考亭笔下有春秋。

山中忽枉乘骢客,千古清泉一啜馀。


幽兴未题青竹句,闲情方试白茅书。


观民节已因君重,经国怀还为我虚。

惠山草堂秋夜清,道人夜坐听泉声。


中庭不见古松影,西岭却遮新月明。


一里松庵期信宿,十年鹿洞梦孤征。

一从修禊起流觞,千载高风尚未忘。


此日闲来非此客,吾山佳处复吾堂。


卧龙庵外寻黄石,活水源头见紫阳。

曾向庐山赋鹿鸣,呦呦千古有馀情。


钓游地近怜新筑,弦诵风微愧老生。


点易不知吾发短,听歌还爱此泉清。

闲从山长到山中,独上高台眼欲空。


泉未出岩声在石,云初落沼影随风。


退藏自得衰年计,游息何妨静坐功。

远问容春及九峰,北湖于我意偏浓。


幽怀自许长如石,晚岁相看有此松。


江上书回乡国骑,山中梦醒县楼钟。

宪台檄至筑书台,野寺东头辟草莱。


新水槛前看正脉,古松坛下赏遗材。


诗传涯老能千纸,酒酹山灵又一杯。

寺门东北径悠然,小洞阴多鹿惯眠。


出地泉声无石碍,倚天松骨有萝牵。


病馀杖几三年后,梦里堂坛五老边。

东林寺里旧书堂,三十年来野草荒。


百啭未忘初鸟韵,一株犹剩晚柑香。


山怀龙阜神俱远,水问梅村脉故长。

淮海秋来逸兴多,因寻奇胜访行窝。


酒凭野客浮杯劝,诗听邻僧按节歌。


山日半衔云接树,水风初起涧生波。

百年白鹿得奇观,双涧风声六月寒。


七里每劳千里梦,九峰长作五峰看。


两知堂近流风在,独对亭高缩地难。

节近登高新路开,山中冠盖有朋来。


酒因母病未敢受,诗到秋清正合裁。


微月初悬看作镜,新泉曲引待流杯。

两精舍共二泉名,惠麓清风似冉泾。


松倚一峰元有径,草迷七曲已无亭。


渠通活水门前碧,岭出浮云屋上青。

精舍初成近惠泉,几回辰至起僧眠。


新正屈指今三日,旧约惊心又一年。


慈母板舆应偶尔,佳宾草饭乃居然。

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


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


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

临漳自昔号淳厖,天遣明公莅此邦。


幸有清尊开北海,岂无涸辙待西江。


红依幕府才应屈,白战诗坛气未降。

阴森水石林堂幽,六月仿佛如三秋。


高遁何惭孔车骑,旧游还忆董糟丘。


鹤台夜礼紫虚象,凫舄朝回黄篾楼。

拟从脉望隐嫏嬛,长揖烟霞小洞天。


佳句欲邀桐叶满,新泉堪试月华边。


遥闻芝草山中约,已入梅花梦里还。

夜宿招提听暮钟,上方楼阁翠重重。


碧梧影转瑶阶月,丹桂香传玉宇风。


支遁文章当世重,远公心事许谁同。

风露潇潇秋满天,斋居清坐不成眠。


月光烛地鹤在树,云气满山龙起渊。


灯歇兰膏销紫焰,垆焚柏子袅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