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细蕊缠青茜。
繁葩融醉面。
多情扶手捏柔条,颤。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关头画角锁残霜,十万奇兵易水傍。


却恨单于穿塞去,不教飞将取金章。

牙旗高拥黑云间,匣里并刀龙雀环。


夜夜胡笳吹落月,秋声不敢近燕山。

紫荆雄据飞狐口,河绕长城去渺茫。


万里悲风随出塞,三年明月照思乡。


平生亦抱昭君怨,白首犹寻结客场。

天半旗台起,霞连落日黄。


山开关路小,河绕塞垣长。


蹴鞠将军戏,酡酥上客觞。

释名


紫珠。
皮名肉红、内消。


气味


(木、皮)苦、平、无毒。

石厓如心铁如面,霜风凛凛不可犯。


化作两畿桃李春,为两棘寺洗冤怨。


世传斧钺授天庭,内抚天关外紫荆。

繁蕊粘条簇茜尘,挨墙傍壁烁荒榛。


风传兄弟知何乐,雨喷精神老此春。


眼底叶空枝有艳,根头花盛树无身。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花开花落太无情,春信何缘到紫荆。


梦断重泉挥老泪,人间时节又清明。

东君老去梨花白,绯桃占断春颜色。


剩红分付紫荆枝,回首千花尽陈迹。


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

紫艳暮春庭,少陵诗思清。
老蛟蟠曲干,丹矿缀繁英。
花谱元无品,春工别有情。
秾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燕台直北阻雄关,万壑千峰杳霭间。
玉垒参差烟雾出,银河错落斗杓环。
怙恩逆虏犹堪抚,授节元戎且未还。
紫塞三千里,雄关百八盘。
汉营空绝漠,周鼎定长安。
象逼中天近,台临五夏寒。
古木成阴水绕村,紫荆花下长兰孙。
天清却抱风云气,春早先沾雨露恩。
捧钓临流观海市,得鱼呼酒醉牺尊。
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
只应不奈麻姑爪,独领春风住翠微。
吾闻紫荆关是古来天险处,势逼恒嵩抗天柱。
栈路迥出青云端,岩瀑喧豗喷洒长空,对之可以湔尘虑。
往年龙虎纷拿战血飞,煌煌万骑关前驻。
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
将军堂植紫荆花,淮海山阳忆故家。
奕世云礽同馔席,前朝恩宠驻鸾车。
帘栊钩晓漙珠露,座榻凝香覆晚霞。
塞上风霜旧,军中号令新。
枕弓头印月,卧甲臂生鳞。
慷慨酬明主,忠劳致此身。
兹山干地起,不与众峰群。
抗胜烟霄上,连骞岳岱分。
紫云生绝顶,高树藿清氛。
剑戟森严列四山,飞旌晨度紫荆关。
马行古树风霜裹,人在层霄石磴间。
燕阙北瞻红日近,粤山南望白云环。
驿路飘黄叶,关门薄紫荆。
上都瞻处近,北斗坐来平。
塞冷胡笳断,原荒野烧明。
四围山色里,径踏乱流分。
藜杖闲黄叟,松声冷绿云。
高烟双鸟没,落日一人耕。
兄弟情如何,昔闻田氏子。
堂前紫荆树,菀枯系忧喜。
人同树欣欣,树为人旎旎。
轶事风流说揭公,盘塘江上宿征艟。
梦非神女襄王幻,兆与天孙郭令同。
一树紫荆迷夜月,半间黄土剥秋风。
塞上风霜旧,军中号令新。
枕弓头印月,卧甲臂生鳞。
慷慨酬明主,忠劳致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