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绛节朱幡缥缈间,纵非天汉不尘寰。

平超五岳王公位,肯数三峨伯仲山。

千嶂雾深银作海,九霄云净玉为关。

高楼足怡旷,展眺意已穷。


俯身狎鸟道,侧足探虬宫。


回光一乘隙,群玉皆玲珑。

改装问绣涧,徙屩披蹑云。


涧仄愁陵缅,云杂争崩奔。


急湍令玉危,缓溜使弦温。

逶迤导绝顶,旷朗澄心颜。


襟带萦吴楚,表里见湖山。


长风散庵霭,遥岭若连环。

鹅笙凤管写潺湲,豹尾熊幡簇满山。


疑是茅君兄弟别,未分天上与人间。

汝兄新赋未堪难,岳色撩人试自看。


但使登高须授简,主恩新拜大夫官。

太和宫阙写黄图,匡庐旧称天子都。


共是玉皇香案吏,不妨南北领香垆。

玄岳能玄太华青,到来词笔动山灵。


莫言迁客恩波少,何似金门老岁星。

青天陡绝青柯坪,谁复能从坪上行。


千载犹烦华阴令,独游惟见济南生。


莲花不作人间色,玉井长骄世外名。

岳色褰帷面面新,叨将姓字上嶙峋。


寒光忽映莲花掌,清梦翻添玉女颦。


自是金天来使者,空劳紫气拟真人。

径折全疑尽,峰回陡自开。


苍然万山色,忽拥岱宗来。


碧涧传僧梵,青天落酒杯。

霃霃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日汹涌,随风洒精液。


触石生洪波,微茫在咫尺。

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同来息心石,不避舍身台。


洞里烟云出,窗中日月开。


孤僧绝顶住,游客半空回。

古庙坚山上,丹青碧藓封。


游人不到处,一老自鸣钟。


绝壁飞泉挂,危峰曲径通。

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
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


隔手弥漫不辨人,肩舆飘渺凌虚起。

云外疑无雨,肩舆出万山。


那知披叆叇,犹自听潺湲。


衣冷龙腥逼,梯危石骨顽。

客路绕鸿蒙,真疑帝座通。


乱云皆足下,急雨自空中。


古戍龙烟黑,蛮花傍岭红。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


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

倚苍岩、半暝拂春裾,千鬟乱明星。
信闲僧指点,愁香黏径,荒翠通城。
故国鸱夷去远,断网越丝腥。

一石亘千里,石上森万峰。


羊肠绕其西,孟门峙其东。


凛然长黑云,我行入其中。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


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


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入山已三日,登顿遂真赏。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

爱山登陟不辞劳,直上嵚岑振敝袍。


老去始知行脚稳,年来惟恐置身高。


青天有路随孤鹤,沧海无根仗六鳌。

往往凭高忆洞天,朱明回首隔苍烟。


山连楚越人为险,水注东南地转偏。


云外拾菰喧稚子,溪囗囗药笑顽仙。

人间昼短苦夜长,三竿日出方下床。
此间昼长嫌夜短,半夜鸡声昏晓判。


问君长短胡不齐,却缘见地分高低。

共携短策与长镵,采得茱萸手自缄。


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

缥渺真探白帝宫,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故人坟前浇我酒,白日欲西回马首。
磴危道险不可跻,下马长须扶两肘。
三步一噫五步停,引吭出舌肺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