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静传真诀,飞仙暂此留。


飙轮过碧水,羽盖入丹丘。


鹤语千峰月,松吟万壑秋。

曾控飞车穿武胜,输君扶杖上罗浮。


记行莫作词人语,大陆河山半异洲。

久忆观沧海,喜君语罗浮。


浮从会稽来,与罗相献酬。


谁欲通两山,铁桥跨山头。

中峰已奇绝,上界更迢遥。


瑶草经秋长,闲云满地飘。


石林开紫府,磴道上清霄。

采药西林薄暮回,柴门遥对乱峰开。


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


风径茏葱吹作管,石池清浅泛为杯。

五岭仙灵此独钟,芙蓉千片削高峰。


九天日月开新主,万里风云起卧龙。


琪树即看朱凤下,瑶台聊倩紫烟封。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珠宫琳阙结为邻,长日云林学采真。


丹灶半沉惟有碣,桃源虽在却迷津。


梅花开处空劳梦,蝴蝶飞来不着身。

雨过层峦翠作堆,天风吹袂上蓬莱。


瑞烟直接观源洞,佳气常依礼斗台。


瑶草一溪和露冷,琪花千树向秋开。

层峦如障踞循州,天外三峰翠欲流。


钟磬半沉萧寺月,烟霞深锁汉宫秋。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

凉风萧瑟动,孤客发江滨。


徒念丹丘近,先成别故人。


远山寒历历,秋水暮邻邻。

葛公蝉蜕地,自昔会群真。


尔挈吹箫伴,同为采药人。


双飞鸾迭舞,并驾鹤相亲。

罗浮千万仞,回合紫烟深。


我昨寻仙去,题诗珠树林。


送君临海曲,计月到山阴。

隔水望花宫,逶迤竹径通。


古松为道士,翠羽作芝童。


铁笛邀明月,金軿御晚风。

迢递寻丹阙,逍遥傍翠微。


松高黄鹤卧,花暖碧鸡飞。


秋草随龙杖,山云湿羽衣。

秋林露气清,双屐踏花行。


野竹山都笑,深松木客迎。


瑶台临洞口,茅屋隔溪声。

秋风吹木叶,天外白云飞。


徐庶辞刘去,王阳回驭归。


笛中闻折柳,马上换征衣。

八月八日秋正新,月雄酉仲长庚明。
喜闻千秋之节后三日,元成节前一日天生中。


罨画溪头拥浮玉,四安八座钟灵淑。

逐队云山夹路花,春风先到野人家。


瓦盘鸡黍儿孙见,野茇壶箪父老遮。


单车不惮缘千亩,一发惊看有五豝。

四百峰头春正明,鸾骖鹤驾喜相迎。


铁桥携手频呼酒,帘洞听泉更濯缨。


问药不求丹在灶,裹粮时煮石为羹。

缥缈三峰外,峨峨峰上峰。


未尝烦汉禅,更幸免秦封。


拔地东溟秀,摩天南戒宗。

地僻尘应断,山空翠欲浮。


吹霜岚瘴少,溥露树阴稠。


百折羊肠曲,千盘鸟道修。

避地曾遗世,逃名但索居。


五株陶令柳,万卷邺□□。


石髓和云煮,芝田带月锄。

扶筇登叠嶂,蜡屐步高霞。


为寻方外侣,来问野人家。


磴曲云常卧,林深日易斜。

落日千山寂,高天万木清。


相期拾瑶草,有梦绕层城。


泻月今宵酒,吹风何处笙。

未向墉城去,闲游桂海间。


绮霞垂彩袖,香雾染新鬟。


不是望夫石,非同倚市颜。

罗浮之山南海边,清秋有客来攀缘。


我欲从君乞金篦,君其为我挥朱弦。


夜眠不伏丹灶火,相对但诵黄庭篇。

寻芳何必罗浮村,芳林自足留芳魂。


主人爱花更爱客,折柬投辖无晨昏。


青衣不入终南径,玉骨岂贮华林园。

欲访名山与大川,幽怀须问米家癫。


西来此日霓旌远,东望何时鹤驾便。


选胜留题千古在,登高作赋万人传。

峨峨万叠白云封,缥缈丹梯路几重。


共向层城拾瑶草,更从仙洞问灵踪。


聚霞峰上翔双凤,见日庵前跃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