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从黄石拜阴符,未得论功养寿躯。


眼底兴亡过异代,檐前风雨忆江湖。


种成古柏云中树,抱爱玄孙掌上珠。

楚璞无因惹刖愁,眼穿层縠笑神州。


能言此道霜消鬓,不见闲时月满楼。


泥絮岂堪支古调,云林何用梦沧洲。

当头正位绝跻攀,奴隶那能入此间。


却似过鸿难寄树,恰如啸虎已忘山。


多时拚定无容说,彻底承当只等闲。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闲。

锦水桃花二月春,双收人境未全贫。


问年行道师黄檗,入谷耕云让子真。


黑月急猿啼峡雨,逐人破衲洗江尘。

金鎞触处眼光差,若个人堪赖克家。


遍地已无椎拂久,匝天空有水云赊。


轻烟漾柳丝难驻,滑雨封坭路觉遐。

黄昏清昼愿空违,此事那堪再辱之。


忍住法中当法坏,久知人患是人师。


狮王舌上狐涎溅,虎步蹄惊驽足移。

元朝佳耗到相江,又喜杨岐有大方。


八面俱来支铁管,十虚全落拥云幢。


鹡鸰久共春原里,鸿雁空留大海旁。

穷愁无计对春江,肘后谁传不死方。


欲尽半腔牛马血,未成千尺水云幢。


但存佳句吟清夜,依旧孤行向路旁。

丹霞禅客即双星,微雨春帆岸草青。


推毂可知恩似海,扪心无那冷成冰。


晴鸠唤树云犹墨,寒月惊弦魄未盈。

未得随师集雁班,喜闻安乐住青山。


白云万里归平陆,紫气千层护上关。


匹练且扶悬磴直,一身敢爱避人间。

三十年前早诞生,指天今又属罗云。


击开寺竹原龙种,呼起神鹞突洞云。


内绍步移非干蛊,再参智过始超群。

茅舍柴门昼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到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裋褐山中自据梧,鸱鸢何计吓鹓雏。


九歌楚泽从渔父,五噫都门识赁夫。


馔客春盘饶露笋,供厨晚饭足霜菰。

曳杖行歌雪满颠,世人徒羡钓璜年。


岁寒桂树聊攀倚,春晚兰苕故秀娟。


卖卜不张吴市肆,垂纶长放洞庭船。

白首行歌空复春,萧然天地一闲身。


酒边象戏堪移日,壁上牛衣自曳尘。


带索荣公宁叹老,草玄扬子不辞贫。

东湖老人朱季曹,爱客不减扶风豪。


堂中贤士常满座,千金一诺轻秋毫。


买园千亩东湖上,结屋却傍湖之㘭。

只与酴醾话独醒,不随桃李竞时名。


人怜国色无花对,天与风流并蒂生。


两两鹤红思并翥,双双鹿紫待齐鸣。

肃霜靡衰草,骤雨洗寒空。
刀弓斗力增劲,万马骤西风。
细看外围合阵,忽变横斜曲直,妙在指麾中。

朝为耕种人,暮作刀枪鬼。


相看父子血,共染城濠水。

飞雪洒遥野,冲波荡无垠。


蟠蟠山谷间,居此四老人。


下为民庶师,上作王家宾。

滑稽玩世,知胸藏、多少春花秋月。
天籁有词人有像,还是遗山风骨。
松下巢由,竹闲逸少,气韵真高洁。

至人寓迹尘凡中,杖头挂壶来何从。


长房俗眼偶澄澈,一笑市井得此翁。


试窥壶中子无物,何处著此千柱宫。

三径萧然欲就荒,已将身世两兼忘。


纷纭勿用论荣辱,出处真须自弛张。


忆昔少年亲翰墨,与公长日付杯觞。

外江有山人,幽居枕湖堧。


青山日对门,山下有良田。


问其岁几何,屈指殆百年。

溪风吹云绕山腹,上见青山下茅屋。


谁家亭子据潺湲,中隔板桥烟树绿。


野艇悠悠来涧阿,晴沙白石滩声多。

林间二客妙无语,溪上一航随所之。


江山偶尔兴不浅,谁说丹青老未奇。

怪石欹庭,冻云连屋,高寒爱住山村。
清香冷梦,倩影幻湘裙。
寂漠江城独夜,空帘月、瘦到三分。

满公种松何太痴,急景尚作千年期。


安得雷风一夜拔千尺,与汝同看龙蛇舞月时。

谒叟支筇步后吴,茅檐枳落水平铺。


大儿侍侧霜飘领,犹著荆衣学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