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流波无放荡,死水暮平沈。


机尽方钩隐,纶空正钓深。


赤心休惜口,青眼好开襟。

个事不容针,迷途自陆沈。


西天三步远,东海一杯深。


凉月盛玄钵,轻云剪素襟。

鳌饵不须针,聊将玉线沈。


须弥犹未大,渤海岂为深。


悟后牛穿鼻,迷时马有襟。

玄珠罗帐密,寒鼎篆烟沈。


翡翠疏帘隔,琉璃古殿深。


本来无垢体,何必拂尘襟。

隐隐三星出,依依片月沈。


鹤飞辽海阔,猿啸楚山深。


柳色云沾袖,芦花雪满襟。

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沈。


雾锁青山秀,花藏古径深。


白云陪野兴,晴月洗烦襟。

丰城三尺剑,神气尚埋沈。


确论穿杨的,生机劈筈深。


天真贮便腹,浩气塞征襟。

毡庐同抵足,谈道月西沈。


议论馨香发,文章蕴藉深。


正便边氏腹,不上谪仙襟。

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


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

中秋过了还逢社,寿我亲闱。
百里熙熙。
尽道平反赖母慈。

寿岩老人宋都督,不肯新朝食周粟。
水晶国里七宝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黄石眠怒虎,圯上传书曾有语。

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


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
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大行宫车千乘强,翠华晚驾烟苍苍。
龙髯堕地长秋草,白云悠悠飞帝乡。


先驱轶出塞门外,天宇寥廓初无傍。

东丘老人眉有毫,皮肉光润牙齿牢。


自云新年九十九,须发白者无一毛。


问之吾术本无有,咽津纳息徒嘈嘈。

镜流换眼,避旧约、丳湖叠舸。
听水乐空岩,烟禽深竹,如唤缘流客坐。
往日词仙寻秋地,有顾影、惊鸿来堕。

一阕定风波,倦眼登临,危阑对横绮。
凉笛延秋,江湖归未得,浅醉慵倚。
劫后吟魂,又轻被、蘋丝牵系。

冶城山翠里,几深浅,白门潮。
恁壁满花秾,等闲换了,碑老苔雕。
迢迢。

尽消尽、涉江情绪。
风露年年,国西门路。
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

谁与招魂湘皋路。
零落佩兰盈渚。
扬舲緤马,旧儃佪处。

杨梅溪上柳初黄,荆竹冈头日正长。


独木小舟轻似纸,一尊促席稳于床。


树从坡去无人识,水出山来带药香。

人寿何曾有百年,再逢甲子换新元。


眼明重见清平日,自可治聋听好言。

何物庞眉一老翁,能谈庆历至熙丰。


只应坐厌听鼙鼓,到处逢人说耳聋。

百年人物已无馀,况说铜人鼓铸初。


欲著承平旧时事,政须此老助潜夫。

轮蹄已劫风光去,聊叠盆花压酒筵。


冷接鹤声穿远海,闲寻蝶梦保馀年。


列仙自媚壶中景,望帝终迷剑外天。

白发衰翁双涕零,曾随诸将战咸平。


一捐左衽迷归路,郤问中华似隔生。


思报汉恩身已朽,耻埋胡壤死无名。

相扶醉袖出西城,翠展秋山一望晴。


坐上孟嘉嘲未解,篱边陶令话多情。


酒犹强饮狂时药,菊莫寻餐落后英。

境静人闲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


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


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

坚性何妨高处蹲,闲身归去总无村。


风云月露酿元气,草木昆虫依本根。


大地几回成昼夜,诸峰相见即儿孙。

却缘懒惰得便宜,凿枘方圜不合时。


心在蒲团无去住,身随茅屋任迁移。


名山路近终须到,枯木花开未可知。

出世难兼入世宜,别山长忆住山时。


潮因风力声偏壮,月逐舟行影不移。


往事每逢前辈说,此心惟许大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