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


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

茅峰玉立宛如簪,雄镇金陵杨子南。


福地从来推第一,名山自古只称三。


学仙少术颜多厚,报国无才色更惭。

清时共喜戴朝簪,气吐虹光射斗南。


登第昔夸年十八,庆生今喜臈初三。


玉堂名重人争羡,粉署官闲我独惭。

诞日筵开花喜簪,老人光现斗之南。


年华才过四旬二,璹大还期九十三。


劝酒情深人尽醉,赓歌材薄我怀惭。

几回飞梦到南头,腊月风波逐远游。


只为双亲埋玉佩,岂期百代覆金瓯。


群峰拥护坟三叠,五岭盘旋土一丘。

岁暮还为客,家人怪此行。


寒辞一冬雪,腊尽万山程。


岸柳催春信,园梅系别情。

第一枝头见早春。
明年子作玉厨珍。
喜神今日最精神。

喜见诸男进一瓯。
闺中五十已平头。
今朝有酒不须愁。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


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


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


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


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

羁客无颁朔,穷年有此朝。


山明仍戴雪,水落不通潮。


黄道环辰极,青阳转斗杓。

故国徐城壮,崇台楚骑骁。


豪华虽寂寂,名物尚翘翘。


游士宾王日,群农祭腊朝。

山阴有归客,雪夜泛扁舟。


一笑遽云别,知君静者流。


看山对明镜,濯足起飞鸥。

长江几万里,送子一扁舟。


日落云帆尽,天空海水流。


青山无过雁,白发有归鸥。

又携新酿下阶除,老脚寻春少不如。


白首相知正相乐,沙村何事欲膏车。

主人贳酒客停车,入户群山画不如。


见说南枝标略异,又携新酿下阶除。

病后蹉跎又杪岁,不堪烽火警风烟。


春光渐泄梅花候,寒色犹横雪霁天。


景物因时知节序,世途何处是安便。

夜月分明在树杪,西川故老许神交。
文章可是传衣钵,风雪寒窗记手抄。
万年倾泻似悬河,传出人间不厌多。
奎阁春明天语笑,词臣喜得似东坡。
一壶才了,又提壶唤买、都无应者。
消不得寒寒又甚,飞洒满天花朵。
打破愁城,不逢醉尉,深夜将门锁。
龙公昨夜,戏天门惊倒、醉仙拍手。
开出一洲银世界,处处都牛马走。
禁体诗来,降心白战,画地愁相守。
寒鸡催起,除围炉以外、他无佳致。
三百树梅无觅处,不识故乡开未。
冻剖冰肤,寒镌玉骨,算一场花事。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
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
支筇饱看千山月,攲枕闲听万窍风。
十日山阴雪塞门,晓来飞霰尚纷纷。
扁舟忽忆寻安道,载酒还成访子云。
便喜晴湖光璀璨,何妨归路日黄曛。
行藏独倚少陵楼,怨鹤愁猿孰与俦。
尝与万人争魏阙,何如一壑老菟裘。
追随士友从吾好,领略江山自此游。
民欲遮留上欲来,政声无间到舆台。
道迎和气收蛮瘴,弹压馀阴蛰楚雷。
已是因风成柳絮,会须逐马见银杯。
隔江气候不齐时,梅向杭开越上迟。
春远未通蓬岛信,腊深先放武林枝。
岭头素艳从争发,笛里孤音却后期。
二十四日立春节,六七千里孤舟行。
呼儿倒酒迎春醉,忽尔持诗属我赓。
海上去年宾燕乐,江头今岁客心情。
柳条弄色舞轻风,不与寻常岁暮同。
寒气望尘先敛退,阳和发轫已交通。
菜丝盘玉还充席,幡字花房正代功。
黄浦乌溪外,迟迟去路遥。
风烟何惨澹,门巷亦萧条。
白鹤三家墅,清霜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