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仁侯妙手作庐陵,民歌敏惠如神明。
歌声动天天降瑞,一夜幻出琼瑶城。


丽谯一新玉楼观,郡治别起银设厅。

腊雪融酥,春冰浮玉,素蟾三五才过。
晚来庭户,何事五云多。
尽道九天麟坠,锵环佩、声袅鸣珂。

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


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辀。


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

君莫爱广寒殿冷月姊归,夜乘白凤空中飞。
何如长安城中千门万户雪,玉皇后阙人间稀。


明年王春月书正,瑞麦垂黄腊前应。

琼花缭乱玉尘飞。
满长堤。
拥柴扉。

城北林深腊意浓,诸贤尊酒且从容。


吴天忽睹黄云合,钟岭俄成白玉封。

萦回作舞下烟霄,满地光铓混凸凹。


虚幌夜寒疑月彩,疏林晓粲误梅梢。


远怀戴隐终须访,高拥袁门未易敲。

朔风三日散轻埃,珠蕊琼花一夜开。


灏气远从云表下,清声初自竹间来。


未论上瑞呈三白,且助元功泽九垓。

释名


取雪法:用鸡毛扫取,装入瓶中,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虽成水液,历久不坏。


气味


甘、冷、无毒。


主治


腊雪用瓶密封贮存,放阴凉处,数十年也不坏。

久旱腊月如夏热,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且压瘴气不作孽。

瑶林交映出风尘,便觉寒门气象新。


莫讶窗前群噪鹊,须怜江上有归人。


抛砖已喜来荆璞,斫垩无劳运郢斤。

敢以箪瓢傲廪囷,撇醅聊复笑还倾。


为言空腹朝搜句,不觉寒窗夜集霙。


泽浃寰区成地富,光生蓬荜见天平。

一洗乾坤不动尘,瑶台银阙斗清新。


齐腰欲究安心法,乘兴当为访戴人。


晔晔寒江归钓艇,丁丁虚谷动樵斤。

不耕何敢叹无囷,多谢先生早见倾。


望岁比同伤再潦,逢年今共快三霙。


光凝夜旦千山晓,势合高卑万壑平。

举首西风漫障尘,清无纤翳六花新。


谢庭拟似吟飞絮,洛浦飘飖见丽人。


漏箭不知楼外晓,觥筹先发坐中春。

厌闻饥雀噪空囷,犹喜茅斋未遽倾。


屑玉岂劳青女送,飞花聊混白云霙。


预占岁稔矜祥旧,不择贫家荷施平。

黄云仰首聚还飞,腊雪今年故作迟。


涓日朱轓方有请,因风缟带即如期。


寒梅正尔惭五出,茂麦悬知颂两歧。

又见同云合,朝来雪满天。
寒生梁苑席,兴在越溪船。
不复风鸣屋,应须泽到泉。
无计遮留岁月残,颇惊节物愧才悭。
可人腊雪偏宜处,屈指春风未到间。
犹得微吟供午枕,不须高卧闭晨关。
岁事无多腊近残,谢渠飞屑破天悭。
褥祠空愧兼旬力,造物惟消一夜间。
是则化工端有意,要于官政亦相关。
冬风虽饕少霜霰,一雪偶严飘腊旦。
初惊云物稍悽惨,更觉天威能变换。
翰林太守方出郊,去指登高作荣观。
好雪还从腊日飞,空庭委积路淋漓。
寒深闭户难延客,兴发乘舟欲访谁。
没谷沉崖真快意,撒盐飞絮敢言诗。
八窗唯一色,稚子诧天花。
不稔已多岁,无寒能几家。
山川增古老,宇宙顿奢华。
瑶华纷可折,持向古人看。
布地怜三白,赏心同一丹。
预知农望惬,能使客怀宽。
瑶华纷可折,持向古人看。
布地怜三白,赏心同一丹。
预知农望惬,能使客怀宽。
吞屋糁空嗥越犬,如椽悬乳战吴僧。
皛然一色纷无际,飘瞥群花散却凝。
人迹禽飞遭屏绝,竹端松顶重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