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n cǎo gāng mù shuǐ bù là xuě。
本草纲目 · 水部 · 腊雪。
lǐ shí zhēn。
李时珍。
shì míng qǔ xuě fǎ yòng jī máo sǎo qǔ,
释名 取雪法:用鸡毛扫取,
zhuāng rù píng zhōng,
装入瓶中,
mì fēng bǎo cún yú yīn liáng chù,
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suī chéng shuǐ yè,
虽成水液,
lì jiǔ bù huài。
历久不坏。
qì wèi gān lěng wú dú。
气味 甘、冷、无毒。
zhǔ zhì là xuě yòng píng mì fēng zhù cún,
主治 腊雪用瓶密封贮存,
fàng yīn liáng chù,
放阴凉处,
shù shí nián yě bù huài。
数十年也不坏。
là xuě yǒu yì yú cài mài,
腊雪有益于菜麦,
yòu néng shā chóng huáng,
又能杀虫蝗,
yòng yǐ jìn wǔ gǔ zhǒng,
用以浸五谷种,
zé nài hàn ér bù shēng chóng,
则耐旱而不生虫,
sǎ jiā jù shàng,
洒家具上,
néng qū cāng yíng,
能驱苍蝇,
yān cáng yī qiè shuǐ guǒ hé shí pǐn,
淹藏一切水果和食品,
kūn kě miǎn zhù hài。
崐可免蛀害。
chūn guī yǒu chóng,
春归有虫,
xuě shuǐ róng yì fǔ bài,
雪水容易腐败,
suǒ néng bù néng rù yào。
所能不能入药。
fù fāng là xuě néng jiě yī qiè dú。
附方 腊雪能解一切毒。
zhì shí qì wēn yì jiǔ hòu bào rè xiǎo ér rè kuáng tí děng。
治时气温疫、酒后暴热、小儿热狂啼等。
yì zhì huáng dǎn,
亦治黄疸,
dàn fú shí xū shāo jiā rè。
但服时须稍加热。
là xuě xǐ yǎn,
腊雪洗眼,
néng tuì yǎn hóng jiān chá zhǔ zhōu,
能退眼红;煎茶煮粥,
kě yǐ jiě rè zhǐ kě tú mǒ fèi zǐ yǒu xiào。
可以解热止渴;涂抹痱子有效。
以上为【本草纲目·水部·腊雪】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石檀、盆桂,苦树、苦枥。气味(皮)苦、微寒、无毒。主治赤眼生翳。
释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气味甘、温、无毒。主治痔瘘。
释名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气味辛、平、无毒。主治咽喉肿痛,不能咽物。
释名亦名荔实、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便牵牛、蝙蝠刺。气味(子)辛、平、无毒。(根、茎)苦、寒、无毒。
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久服悦泽不老,耐寒暑,志高神仙。
气味苦、辛、温、无毒。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气味苦、寒、无毒。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
释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气味甘、寒、有毒。主治烧灰,敷疮疥。
温庭筠 · 唐代 · 诗
闭门高卧莫长嗟,水木凝晖属谢家。缑岭参差残晓雪,洛波清浅露晴沙。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廙愁深苜蓿花。
顾太清 · 清代 · 词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王恭 · 明代 · 诗
忆昔开元日,繁华御里看。玉环天上去,无复到长安。香沁琼浆冷,红垂火剂团。
林光 · 明代 · 诗
元戎肃谒武侯堂,山色隆中胜倍常。诗句唤醒尘世梦,酒杯引祝洞云傍。军师出将曾何忝,王佐抡才尚未忘。
史浩 · 宋代 · 词
真隐先生,家居近在东湖。茅屋三椽,自有一种清虚。秫来酿酒,便无后、也解赊沽。
程敏政 · 明代 · 诗
山行随处酒旗斜,风逼轻阴水漾沙。抱岫岚光疑失路,出墙春色喜逢花。武林佳胜当三月,文苑风流会一家。
欧大任 · 明代 · 诗
铛贮中泠白,筐提谷雨青。闭门深不出,来著陆生经。
洪适 · 宋代 · 词
五月到盘洲,照眼红巾蹙。句引石榴裙,一唱仙翁曲。藕步进新船,斗楫飞云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