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息偷儿也自顽,逾垣何意到山间。
潜踪深夜开重穴,竟造中堂启四关。
狱吏肯追全璧返,家人犹望去珠还。
时行风咳十人九,而我欲逃还不能。
漫扣苏盘弄白石,且诵欧赋憎苍蝇。
万里楼台正隐隐,三年几格何仍仍。
生长海之滨,所遇无全慧。
徒知读父书,颇与闻祖制。
洪武庚戌诏,创科草昧际。
病多慵引架书看,老去悲秋强自宽。
文轨尽同尧历象,蛮方今有汉衣冠。
黄花浥露开江岸,山鸟将雏傍药阑。
斗柄徒闻挹酒浆,神灵箕口或时张。
本无党论依牛李,敢有才名媲马杨。
愦愦舟船随蜀相,沈沈殿屋笑陈王。
儿时游冶废陈编,樗栎材微黯自怜。
谋利无心云出岫,思亲有泪涧渚泉。
理难胜数徒憎命,事不如人敢怨天。
庭树更深薄雾笼,荧荧灯火小窗红。
书因烦燥温难熟,诗到穷愁写易工。
寂坐时闻鸡腷膊,孤琴迭倚槛西东。
缓步郊原觅句行,不须丝竹也陶情。
小山猿鹤迎人袂,故里儿童识我名。
宦迹黄粱随梦杳,眼光青史照灯明。
悬崖勒马策归鞭,高枕羲皇放胆眠。
老我胸襟无芥蒂,管他尘世有烽烟。
闭门懒运空斋甓,行野催耕下噀田。
夕阳虽好近黄昏,绮思豪情百不存。
但以闲吟消岁月,并无奢愿望儿孙。
事经险阻心才敛,养到和平性自温。
当年贱子叹途穷,强学吹箫韵未工。
港浅岂能通大海,霜高何处乞春风。
无求始觉人情厚,有累谁知宦橐空。
惯听冯驩倚柱歌,床头金尽复如何。
谊关朋友通财急,累重妻孥索债多。
物理须从盈处悟,人情休讶近来苛。
静中日月似年长,世事闲观淡欲忘。
天地有情容我拙,春秋多暇为诗忙。
聊将薄俸谋甘旨,敢以疏材企栋梁。
曰归卅载卧烟霞,斗室栖迟兴转赊。
细雨恰生帘外草,好风不落案头花。
浮云来去成今古,往事兴衰自岁华。
畚筑家园手自操,虽无多景足偿劳。
十年种竹翻嫌密,一日栽松恨不高。
是处求田消二顷,尚谁有梦到三刀。
少日襟怀悔自豪,暮年志节讵须高。
敢将议论轻疑孟,闲得工夫细和陶。
酒尽枯肠还磊礧,诗成白发转刁骚。
青山如有情,向人呈偃蹇。
我本山中人,一出偶忘反。
崎岖半天下,始觉居山稳。
连蹇拙进宦,艰难眛理生。
一事且不免,况欲二者并。
忍穷分所安,不为世所萦。
晨起坐高斋,鸟啼幽寂破。
小儿具文墨,信手供日课。
既无宠辱惊,又不至寒饿。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
负暄颓檐下,病骨喜新霁。
微风动天宇,木叶陨虚砌。
缅怀平生事,奔走愧非计。
男子分明百事堪,人情谁不愿生男。
河东三凤已多二,荀氏八龙还欠三。
一坐琴堂春澹澹,四开黄卷夜喃喃。
水穷山路转,雨断塞云回。
冉冉行人至,荒荒落日催。
百年消着屐,万事付衔杯。
我老西行几日还,归心随尔过崤关。
晚晴扫得离愁去,稳坐车中饱看山。
十载无知己,三旬下第身。
春风堪堕泪,杨柳总伤神。
归去云山好,重来岁月新。
医门累叶重高明,迄我偏忘问药名。
五柳先生馀本色,三槐后裔忝家声。
身经治乱四朝运,人与乾坤一气清。
六旬一掷矢茫然,不落山边即水边。
与地何冤人尽鬼,上天有术我迟仙。
私心希望前千古,生齿谁推后十年。
欲暝层阴,无欢孤我,客居早掩重门。
楝花风峭,如梦过残春。
一晌支颐念往,梨花雨、摇荡芳魂。
揽镜髭须异,高堂亦可知。
显扬难慰老,成就易惊迟。
佳境期儿辈,韶光忆少时。
清标原是六朝人,谁信飘零不染尘。
欲把襟期证明月,还将明月认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