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霜髯病叟掩闲扃,禅客相寻有故情。


每忆江南初识面,至今犹得爱才名。

往往冥搜宵不寐,时时任性昼仍眠。


高情丽句谁偏重,圣代词臣李谪仙。

南朝人物古犹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处处经行常自适,不妨谭笑不妨吟。

惠远禅师名素重,维摩居士室皆空。


群公竞有诗相赠,组绣珠玑满袖中。

已洁心源超世表,却缘诗句有时名。


初闻行业如耆宿,及见容颜是后生。

文似春华铺晓陌,思如泉涌注长江。


诗情道性知无梦,频见残灯照曙窗。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旧国荒凉成黍稷,故交危脆似琉璃。


高人独喜汤师在,手把新文数道碑。

成名郊外掩柴扉,树影蝉声共息机。


积雨暗封青藓径,好风轻透白莎衣。


嘉鱼始赋人争诵,荆玉频收国自肥。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


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


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急景骎骎度,遥怀处处生。


风头乍寒暖,天色半阴晴。


久别魂空断,终年道不行。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


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


远思风醒酒,馀寒雨湿衣。

尼父恓惶地,离情向此偏。


家贫聊复尔,道在肯徒然。


诗景明松雪,乡山隔水烟。

只有闲情搜景物,不将客鬓惜流光。


京华才子多文会,众许清词每擅场。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同。


新裁尺一诏,早入明光宫。


西斋何其高,上与星汉通。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


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

名卿步月正淹留,上客裁诗怨别游。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婵娟更称凭高望,皎洁能传自古愁。

诸宗称叔父,从子亦光辉。


谢朓中书直,王祥别乘归。


江帆冲雨上,海树隔潮微。

车马朝初下,看山忆独寻。


会知逢水尽,且爱入云深。


残雨开斜日,新蝉发迥林。

晴明紫阁最高峰,仙掖开帘范彦龙。


五色天书词焕烂,九华春殿语从客。


彩毫应染炉烟细,清佩仍含玉漏重。

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阙前。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圣代司空比玉清,雄藩观猎见皇情。


云禽已觉高无益,霜兔应知狡不成。


飞鞚拥尘寒草尽,弯弓开月朔风生。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


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


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


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


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春水满池新雨霁,香风入户落花馀。


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

边城岁暮望乡关,身逐戎旌未得还。


欲别临岐无限泪,故园花发寄君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