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板艅艎铁裹头,吴歌声在藕花洲。


故来急雨归何处,和月吹凉入柂楼。

永日扁舟破浪迟,青蘋不动柳垂垂。


满川安得飞来雨,看湿红裙雪藕丝。

风急雨初过,天高日未曛。


翠鬟堆晚岫,水墨画秋云。

望处天仍阔,云边雨未成。


秋风莫吹散,留作打篷声。

客舍三寒暑,扁舟八往还。


残年不如意,老色日凋颜。


暗谷鸣珊佩,晴峦结翠鬟。

世事聊相挽,吾归亦有期。


白湖为客久,寒食到家迟。


接屋花仍在,遮门柳自垂。

归棹浮江水,寒衾拥醉眠。


乱花飞送客,细浪稳随船。


泪落浇山酒,愁生禁火天。

蘋风忽起吹舟悍,雨打图书藏裹乱。


阊门咫尺不安流,何况盟津与江汉。


非无轻楫并长槔,逆风流水适相遭。

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


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


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

世缘一向只昏盲,静里观心始自明。


得丧有尘齐后灭,是非无种辩时生。


秋峰长啸兼天迥,月阁高眠彻梦清。

山影卧寒碧,波光摇虚空。


棹凌千顷月,帆鼓一天风。


列岸万丝柳,遥岑数粒松。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


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


诗书满腹不及口,遮日宁须钓竿手。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起坐待残更。

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坐来知己忘觞薄,话到英雄看剑长。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

不解芳菲节,人传上巳时;


何须修禊事,蚤是弄涛儿!

扁舟蒸暑闷难排,况复霉霖气欲埋。


岂意薰风能解愠,乍来好雨足开怀。


炎云向晚多于岫,病骨兼愁渐似柴。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
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
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


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


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

一从为郡后,来往十年间。


自笑成何事,犹容看此山。


旧人多粗给,老子愿常闲。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非才与时背,空手行路难。


朱门极严冷,仰首不可干。


初欲效寸进,挽舟八节滩。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
钓筒收尽碧潭空。
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

滩声送我入严州,过得州来水漫流。


一夜好风潮信早,满船明月荻花秋。

暮云笼山碧,绿树沉流影。


中江瀑珠分,孤屿画檐整。


团圞紫茸合,森萧翠光冷。

垂垂江上瘴云飞,也听莲舟挝鼓归。


炎海蛟龙吞楚客,绿云烟水吊湘妃。


故园蒲草空盈把,过岭笳声尚合围。

暂写闲怀向水滨,片时鸥鸟未相亲。


苍崖终古收残照,碧树前宵送晚春。


便恐轻阴成日暮,更无偏霸在风尘。

浮天渺渺江流去,江流送我归何处。
寒日隐虞渊,虞渊若个边。


船儿难倒转,魂接冰天远。

冷月凄烟笼海津,绛云飞拥下天人。


夷犹正则神灵接,际遇冬郎涕泪新。


坐近椒堂真似梦,恩涵沧海欲无身。

嗟子亲药炉,正坐甚疾恶。


槎枒塞胸臆,触事森然作。


热血吐向壁,烦冤自煎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