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雨歇。
杨花两岸飞晴雪。
飞晴雪。

怅扑面、黄尘飞惹。
放棹中流,翠帘深挂。
眉样春山,晚妆愁见泪痕泻。

故乡隔西日,水去连长天。


前路知几许,但指天南边。


怆恨极浦外,隐映青山连。

佳会清欢取次成,逸群高论极峥嵘。


掀髯已判玉山倒,蘸甲不辞金碗倾。


落日衬云鱼尾赤,斜风卷水縠纹生。

容与轻刀,喜山气、苍然欲滴。
正四月、嫩寒轻暖,清和时节。
垂柳绿藏鱼婢稳,落花红糁鸥儿食。

兰畦梅径香云绕。
长恨相从少。
相从虽少却情亲。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


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

鉴湖秋暮水如天,宜与诗人载酒船。


两岸芙蓉红未了,小楼丝管出婵娟。

远缕鹅黄,短篙鸭绿,东风稳放吴船。
十里山光,诗情又入今年。
桃溪竹坞谁家住,也莺声、一巷堪怜。

使君每爱读豳诗,稼事艰难亦粗知。


水冻未闻秧布野,年饥且喜麦生岐。


坐间白叟真堪贵,眼底朱衣总是痴。

大雅声才息,骚人词竞兴。


语工终离道,味泊只如僧。


霜夜杜荀鹤,秋风张季鹰。

过峡水不清,浑浊甚他处。


今朝喜得晴,看月莫犹豫。


尽力掀篷开,净着两眼觑。

微云扫尽碧虚宽。
月华光影寒。
山河表里鉴中看。

西风着意送归船。
家近总欣然。
去日梅开烂熳,归时秋满山川。

溪流元自急,积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艰难争避地,去住不由身。

秋去冬来伤岁暮,南驰北逐叹涂穷。


百年得丧心如铁,一路风霜鬓易蓬。


故国关山诗卷里,异乡人事酒杯中。

不独思家意万重,百年怀抱几人同。


东南财赋少刘晏,西北干城谁耿恭。


数十舟航寒水外,寻常猿鹤暮烟中。

一宿黄塘值雨天,坐披绒褐爱轻便。


眼前喜我有诗料,囊里从他无酒钱。


故国莺花牵客梦,异乡春色恼人眠。

宦辙年来已倦游,风烟徒起望乡愁。


玉堂天上无青眼,案牍丛中欲白头。


贡水涨平新雨过,雩山木落晓风飕。

扁舟今日安仁道,隔水人家半草庐。


背日帆樯更远近,临风花竹半萧疏。


山童扫叶时煨芋,村妇烧灯夜捉鱼。

秋色平分此夜幽,月华随处照孤舟。


光摇天地冰轮满,影落山河玉宇浮。


何处笙歌堪对酒,谁家儿女漫登楼。

江水江风江路长,故人相对两茫茫。


青樽不与情俱尽,白发谁教兴更狂。


廿载看花如昨日,一时持斧向南方。

夕阳江上系兰舟,今日相逢是旧游。


身远江湖仍恋阙,望穷霄汉欲登楼。


胸中老气凭谁识,眼底风光为我留。

十年南北叹睽离,曾系停云几度思。


往事无凭空对酒,故人相见只题诗。


秋高江汉开双眼,霜入园林失乱枝。

急雨敲篷泊浅滩,今朝行路始知艰。


乱流侧畔千堆石,飞鸟前头万点山。


原北水枯芳草歇,江南冬暖弊裘闲。

泊舟古祠下,随处是吾窝。


山暝烟光合,江空月色多。


观书添睡思,饮酒助诗魔。

独客忧长路,孤舟溯浅流。


残灯江上梦,芳草雨中愁。


野火明山郭,寒更出驿楼。

十载天涯客,风烟何处家。


乱云迷鸟道,新涨没鸥沙。


落日三叉路,春风五岭花。

万里思归客,徘徊无所亲。


浮沉千古事,凄断百年身。


冠冕通南极,江云暗北津。

屈指重阳近,谁邀把菊欢。


忽叹秋渐老,转觉雨添寒。


秉烛看雄剑,呼汤咽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