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河流屈曲抱清湾,徙倚船窗望碧山。


塔在暮烟残照里,人居修竹茂林间。


沿堤绿柳开娇眼,夹岸红梅破醉颜。

江波不响泥潜龟,晴回雪起鸥不知。


飘飖已惊客子听,渐沥讶有清飙吹。


推窗剧望杳无际,青山不辨眉与髭。

诗人之腹饥生芒,作气恣跃为文章。
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


使冬始寒天雨霜,一镫伴客惨不光。

船窗倚处蘋风晓,淡学内家妆束好。
和歌休用十三弦,看取樱桃红绽早。


五湖今夜游船少,犹胜五陵添蔓草。

承平人物。
半敝盏征裘,满头飞雪。
如此湖山,空锁一城风月。

雨后潮平,依稀近、龙舟令节。
高会处、风尘逆旅,几回愁绝。
谢客词多兰瘦,石家春去珊瑚折。

西风吹上木兰船,人讶今时李郭仙。


一抹烟光粘远树,十分山翠滴晴川。


夕阳半在寒鸦外,秋色全归过雁边。

子陵滩下放船开,老我经行知几回。


别岸舂锄殊解事,冲烟冉冉送诗来。

沙头作别数峰暝,意逐屯云愁晏阴。


雨打船篷藏枉渚,钟残客梦忆禅林。


山重水复归棹远,鱼跃鹭飞寒苇深。

昨日观画筴,李成山水真难忘。
寒林远近烟暗澹,绝壑稠叠云微茫。


忽看清溪下野艇,惊残鸥鸟不成行。

去年阑冬亦戒涂,北风吹雪邾城隅。


八字山头驾高浪,曙角更听吹单于。


今年南至又行役,萧寺佛香僧饮俱。

云断夜来雨,傍舟渡前溪。


波涨回汀没,林端远岫微。


故人方抱瘵,有约吾忍违。

岩岩五老古须眉,似对幽人歌采薇。


汉事烦公即调护,蒲轮飞诏盍来归。

乐群野鹜巧相依,旁母凫雏肯浪飞。


怪底相连若耆旧,无人花鸟自忘机。

八字山头阅世故,周郎赤壁断人肠。


玉鱼金枕皆冥寞,铁骑楼船堕渺茫。

疏星牢落散江东,怅望夷犹醉眼中。


长年三老相欺得,故将短棹指西风。

濮上今秋月,于人太有情。


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


岸阔天犹近,船虚夜自明。

雨声收淅沥,霁色起曈昽。


山顶云蒸白,江心日射红。


澄波还古岸,宿雾扫遥空。

迤逦东方白,犹馀数点星。


乱鸦啼古木,宿鹭起寒汀。


日衬残云赤,烟含远岫青。

小舟初别岸,一雨送斜风。


点点圆生晕,声声碎打篷。


云山交惨淡,烟树远冥蒙。

仙山初指眼初明,倚棹因妨半日程。


云里未忘寻去路,世间争合有浮名。


岩空闇老松千尺,天静时闻鹤一声。

燕子迎船贴岸飞,波光流色日晖晖。


都人倍恋行春乐,只恐恩容昼锦归。

浮舟不用力,一水静于山。


沙鸟晴相唤,河云晚更闲。


微吟穷有象,清思入无间。

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


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


呼儿陈小酌,忆弟动归魂。

春阴将近一百六,絮擘晴云新雨足。


烟边芳草碧如茵,篱畔海棠红映肉。


相携逗晓出城西,城西风景如杜曲。

日月三秋杪,江山万象殊。


小舟浮舴艋,广信出闉阇。


草木关诗律,云烟入画图。

延和初奏三千牍,畿甸旋移尺五天。


风格出尘谁可并,争看辽鹤一千年。

但知才出吴公右,孰识诗堪子建亲。


不惜剩吟黄竹句,何妨传示白头人。

轻舞谢衣端不恶,斜侵潘鬓总堪惊。


偶思功业聊看镜,自怪年来太瘦生。

急桨如飞破浪纹,子陵滩下水沄沄。


江风初静扁舟稳,卧看青天行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