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撚红微双凤尖,半弯翠抹远山联。
素著轻绡无粉汗,近风前。


打马怎教玉指动,采花应贴绿鬓鲜。

晓起盆花漠漠寒。
语人消息料应难。
依旧情怀依旧事,早春天。

百鸟难争一鹗强。
百花难并一梅芳。
儿女团圞床下拜,喜称觞。

金谷空余陌上尘。
玉门难返笛中春。
只有台城杨柳色,一番新。

闻说张星本在天。
何因解佩向人间。
长记维舟南浦望,月娟娟。

生与真妃姓氏同。
家随西子苎萝东。
谁道玉肌寒起粟,酒能红。

厌听江声客兴残,西风催送白云间。
高卧小窗闲,对雨镜休看。


锦石池塘秋潋滟,蕊珠宫殿夜清寒。

避暑宫前木叶黄。
山僧闲坐说南唐。
珠泪洗残当日面,最凄凉。

驿使迢迢未得来。
陇头春意已先回。
谁引冰姿玉骨,笑颜开。

人与青山共白头。
犯寒帘控小金钩。
一树垂杨扶不起,压春愁。
阁下溪流阁上山,溪山正好此时看。
绝怜孤负临风约,输与山僧独倚阑。
诗人得意吐还休,长要胸中此境留。
千载风流今始解,剡溪夜半有行舟。
梭样光阴最易抛。
庭梧叶又落今朝。
欲去闲愁愁不去,在眉梢。
霜风猎猎沙草黄,苍鹰疾视金眸光。
纤纤玉爪试一击,道傍狡兔无留藏。
我亦平生爱神骏,不独当年有支遁。
几度珠帘卷上钩。
折花走马向扬州。
老去不堪寻往事,上心头。
暗觉丝香近往还。
疏花斜出绿筠间。
一捻猩红秋日艳,有谁看。
万紫千红换绿阴。
无人庭院展蕉心。
三五呢喃新乳燕,画堂深。
澹日春烟花信宜。
红云到处罥游丝。
自是凄凉浑不管,总难支。
一缕蝉风绕画阑。
黄昏悄坐绿阴间。
落尽梧桐新月好,对谁看。
桁垂杨拂画桡,碧桃花处泛轻舠。
六曲纹窗春水碧,赤阑桥。
绿酒红灯风细细,碧天明月夜迢迢。
低髻拢花梦半醒,重携枕簟向闲庭。
何处玉箫风送远,倚阑听。
趁着萤光看络纬,卷开珠网放蜻蜓。
寂寂闲庭雨乍晴,绿阴如幄午风轻。
几转柳塘迷断岸,野桥平。
满架蔷薇花欲谢,趁风燕子掠浮萍。
楼瞰寒塘古木横。
幽禽时对小窗鸣。
柳外何人停短棹,理渔罾。
芳信无由觅彩鸾。
人间天上见应难。
瑶瑟暗萦珠泪满,不堪弹。
绣领鸳鸯刺未工。
好春催到柳丝风。
谁唤停针寻斗草,断桥东。
嫩色新裁杏子衫。
留仙裙染墨斑斑。
罗袜覆鞋红一点,踏花残。
恻恻轻风透碧纱。
小屏残夜月西斜。
照见旧时襟上泪,似桃花。
六曲屏山画折枝。
玉台携手说心期。
除是红梨花上燕,没人知。
寂寂闲庭雨乍晴,绿阴如幄午风轻。
几转柳塘迷断岸,野桥平。
满架蔷薇花欲谢,趁风燕子掠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