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曲栏砌下少人窥,戏蝶游蜂忽满枝。


君欲寻花须早计,只今犹是未开时。

晴光三日转花枝,坐对微馨忽有诗。


涓滴未尝花上露,南风莫只报人知。

地是留棠旧,人应比玉清。


独攀东省树,犹忆下帷情。


萝映摊书静,花增染翰明。

华省曙沉沉,朝回坐密林。


竹风增爽气,花露净朝阴。


轩静驯孤鹤,床空对素琴。

初如春笋露织妖,拆似式莲白羽摇。


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虚度可娄膏。

初如春笋露纤娇,拆似红莲白羽摇。


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虚度可怜宵。

谁偷月下金丝缕,开向黄梅雨。
宁馨爱近石榴红,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


数枝先缀蟾宫玉,芳影排如粟。

寒食常年柳未黄,今年花满旧池塘。


如何春色今年早,试对春风笑一场。

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


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


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

去年栽此梅,今岁一花开。


稍露知根在,不萌畏雪摧。


枝繁怜独立,寒尽待人来。

池上曾轩日夜开,天垂银汉洗浮埃。


岩花初见丹英吐,节候新交白露来。


细细古香吹小榻,瀼瀼清气落深杯。

栽花傍庭砌,立木为花屋。


小户虚一偏,横窗置其腹。


分竹接柔蔓,尺寸引勾曲。

江梅久矣报涂粉,篱菊傲然方铸金。


岭外四时惟一气,难分冬雾与秋阴。

溪山淡淡复溶溶,老觉身闲百念空。


谁把清诗相触拨,又随吟啸醉春风。

人之老去须甘老,天以闲来莫厌闲。


满树梅开和玉雪,门前流水响空山。

舍前舍后海棠红,碧轩宛宛连霞宫。


浮光弄景虽带雨,睡思醉貌空临风。


雷轻雾暗时过前,无处告诉杜老颠。

不须更着前村里,且傍衡门看流水。


无人涂路横古今,吹尽梅花又梅子。

梅润愔愔雨脚斜,海天长夜一瓯茶。


巴笺试罢卷书坐,静看小丛薝卜花。

岁寒草木竞黄落,春到空山梅自开。


一任门无车马到,香飞流水涧中来。

水流活活水桥斜,清浸梅梢岸底花。


自与空门了孤绝,肯随游冶入芳华。

横斜清浅暗香动,时把心情百样摹。


忽忆西湖林处士,此风应笑古来无。

车尘不到世氛远,野水闲花景最新。


泛泛空明知我独,故将流影巧随人。

闲收神观与天游,坐断空山百不留。


只许梅花恣开落,春归幽涧水风流。

避世诚何意,为园信有才。


阴晴三月暮,远近百花开。


春讶林塘遍,时愁风雨来。

天涯花信误心期,狼藉残红只往时。
怪底小怜浑不睡,夜深惆怅梦周师。
屈曲盘蛇草树平,瘴云撩乱野虫鸣。
眼前惟有梅知己,暗送清香伴我行。
不知风叶展青罗,愁断南湖水调歌。
汉女有情先委佩,洛妃无伴独淩波。
峰头玉井难为配,画里金屏不啻过。
秋水自潆洄,潮生去棹催。
但逐青枫冷,遥见黄花开。
霜华侵澹月,香气扑馀杯。
今朝自赏家园花,浓艳繁英粗可夸。
外监上坡俱不至,紫园仙客共烹茶。
蜿蜒溪岸寻芳草,似觉城东春色早。
并溪穿竹入幽林,已爱和风养华藻。
参差雕槛木芍药,细叶新抽看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