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干戈久不息,百苦无一乐。


县官急徵需,贫富悉笼络。


西州正击贼,空拳日相搏。

异国逢春暮,惊心对日西。


湖生吴水冷,云压楚山低。


老树风霜古,荒城烟雨迷。

五言夙昔慕陶韦,句外留心晚尚痴。


敢为尧夫添注脚,自从删后更无诗。

夜雨斋灯卷未收,清谣白首对苏州。


晦翁两眼沧浪碧,也为先生一点头。

三年思楚水,尺牍走苏州。


沧海疑真迹,黄堂是旧游。


辽东忆贺子,广德问周侯。

渝水蒙山墟上居,彩衣计日拜庭除。


寒星拥传催旄节,朔雪趋程奉简书。


城隐三吴开府地,战收千舰用兵馀。

我才伤朴樕,吾道属艰难。


未遂三豪遇,那知一笑欢。


湖山晨溢翠,风雨夜沾寒。

我老懒成癖,贪此林泉幽。


谁令吴中来,两月乘江流。


阖门十日雨,不得历虎丘。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馀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吴中佳地旧长洲,来往空回信宿留。


泰伯庙存那暇问,丽娃乡近未曾游。


诗翁燕坐迎香阁,闲客归乘钓月舟。

南都秉节望如山,总宪重来父老欢。


杨绾相唐骄侈格,长孺在汉觐觎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

生平正气肃朝端,胸次忠清世所难。


忠似赤葵倾烈日,清如秋水挽狂澜。


时多俊乂无尸諌,人有萋菲幸骨寒。

哲人逝矣泰山倾,载道弦歌总哭声。


南国甘棠思德政,雷阳枯竹动民情。


忠扶社稷轻荣辱,功满乾坤任死生。

批鳞直夺比干志,苦节还同孤竹清。


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萧条棺外无馀物,冷落灵前有菜羹。

海上生人杰,才钟天下奇。


諌书光日月,声价震华夷。


孤介水如澈,寸忠山可移。

财赋东南似蚕丝,民劳又值转输时。


庙堂累诏曾蠲税,闾巷何人复采诗。


行路有歌心靡靡,宽民无术意迟迟。

百粤荒庐生网丝,红尘奔走许多时。


室无拙妇长藏酒,涂遇先生数赠诗。


南客怀归心耿耿,北风吹水棹迟迟。

北风猎猎雨丝丝,东阁相逢话许时。


宾主且欢尊有绿,江山休叹我无诗。


松筠旧隐归应早,桃柳新知乐未迟。

莫道宫中离恨长,人间无地不炎凉。


越罗敢忘君前赐,秦鬓新添镜里霜。


赤凤不来愁汉燕,前鱼将弃泣龙阳。

花开花落自年年,薄命生来敢怨天。


长信门前春草合,望仙楼上晚妆妍。


监宫闭户收双钥,侍女笼灯照独眠。

干将乃是金天精,爪发堕炉神剑成。


龟文缦理踊高价,骏马千匹三都城。


盘鱼腾光壮士死,阖闾耻作吴公子。

星文高执法,地望切专城。


司马家风峻,王畿宦籍荣。


吴都包海阔,震泽际天清。

落帽风狂,旧来只解龙山宴。
疾驱郊甸。
自有无穷观。

照眼青红,此回绝胜龙山宴。
绣塍芳甸。
不尽舆图观。

陶潜情话思亲戚。
镫火催除夕。
轻车火急指吴阊。

三日匆匆来又去,去时先办归程。
蒜山如墨惠山青。
江南梅熟候,倏忽变阴晴。

谁道春随景物迁。
百花长是斗春妍。
生香活色更嫣然。

金陵势休。
吴中惠流。
百年试听民讴。

圆机喷雾罢。
霏霏半空洒。
蝗蝻不犯如云稼。

落日断霞明,荡漾轻圆,荷盘泻铅水。
风揭霓裳,群仙摇佩,玉羽盖纷起。
已敛还开,棹歌远、微闻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