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犯寒出行遇,值此岁云除。


刚风驾飙轮,送我游清都。


华阳第八天,仙圣之所居。

珠有馀妍玉有辉,鸡栖鹤驭本相违。


灵飞碧检文难读,想结金堂梦易归。


颇恨殿丞虚左契,终怜长史入仙机。

巍巍真像范金成,瑞节棠舟远导迎。


精衷励翼符神贶,藻卫葳蕤率礼经。


兰堤晓景涟漪静,神龙报降祥云映。

苦县家风在,茅山道录传。


聊听骢马使,却就紫阳仙。


江海生岐路,云霞入洞天。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


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

望山山可怜,到山已忘山。


问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


忘言是忘我,安知山为大。

尽道知山有子贤,恤邻焚券是光先。


邑人救火牵行计,散谷分煤岁十千。

风涛风涛难重陈,挥杯只合与论文。


若为七子忘诗赋,倚杖茅山共看云。

沈渎桥边逢故人,酒船邀我无何滨。


从前欲说风涛事,风涛风涛难重陈。

恭甫铨曹期不来,兴高迹滞今人猜。


鸣鞭走马通宵报,捷径冲泥冒雨回。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


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喜得赏心处,春山岂计程。


连溪芳草合,半岭白云晴。


绝涧漱冰碧,仙坛挹颢清。

面面珠帘护绿萝,平湖十里漾清波。


长风广榭飘梧竹,细雨孤亭拆芰荷。


愁绪顿随秋色远,赏心殊为暮凉多。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


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


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阇黎结饭缘。

山泉今已矣,开落梦中花。


欲哭青松墓,却留黄檗家。


眼花飞作练,心事苦如茶。

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


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


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

投憩得幽寺,便忘行路遥。


竹边流水过,门外好山朝。


金相已流土,海音无复潮。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
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
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

我来古茅州,未登三茅峰。


自愧尘中人,遽希云外踪。


明日作寒食,命驾吾欲东。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


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


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

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


仙翁物外应相遇,灵药壶中必许分。


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


忽因风月思茅岭,便挈琴樽上叶舟。


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

茅许仙踪在,烟霞一境清。


夷希何许叩,松径月空明。

绿藓深迎步,红霞烂满衣。


洞天应不远,鸾鹤向人飞。

我游三茅山,月下丹光丽。


梦驾翠蜺车,凉云拥金袂。


两耳波浪透,广漠不可际。

东南佳气拥三山,台殿参差指顾间。


福地岩峦天下胜,神君笙鹤夜深还。


林衔落照秋仍丽,人对寒云意转闲。

头白游山恨已迟,遍寻灵迹慰幽期。


云根变幻阴晴石,海眼潜通霹雳池。


绝壁传觞临过鸟,深林炊黍茹生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