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茅舍晨鸡复暝鸦,暮年别自是生涯。


贪眠久已遗人事,对酒犹能惜物华。


出有儿孙持几杖,归从邻曲话桑麻。

陂池幽处有茅堂,井臼萧条草树荒。


小鸭怯波时聚散,病蔬伤蠹半青黄。


童儿冲雨收鱼网,婢子闻钟上佛香。

出身从吏役,驱车涉穷山。


日落阴景晦,天高风气寒。


岂无斗酒资,独酌谁为欢。

缥缈长天山影淡。
认前村、维舟收缆。
树绕垂藤,柴门篱落,灯火幽窗阴暗。

江村烟雨复何如,野外人家云外居。


松爨苍寒春杜曲,茅檐清迥古秦余。


水云半入渔樵宅,烟火堪传风俗书。

茅舍竹篱边,雀噪晚枝时节。
一阵暗香飘处,已难禁愁绝。


江南得地故先开,不待有飞雪。

茅舍柴门昼亦扃,松姿鹤骨向人清。


阖门饘粥千金重,九品冠裳一唾轻。


仁义到头焉用稼,声名真是岂其卿。

柴作疏篱,茅编小屋,绕堤苦竹黄芦。
老翁蜗处,却自乐清虚。
理钓何妨钩直,据琴又、不管弦无。
松风飒飒绕回溪,遥带居人竹一篱。
想自不知云水好,却令行客立多时。
莫言宾客少,幽僻长莓苔。
也有樵人到,唯无诗士来。
山风花落尽,溪雨燕飞回。
门对平芜阔,荒田带水声。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住在山深处,门前数曲滩。
近村烟势阔,傍水树阴寒。
钓客嗔棋僻,高人借鹤看。
不为村深与水隈,也依篱落及时开。
几年寂寞无人问,一日声名动客杯。
深村古木路三叉,路外溪流溪外沙。
背水短篱花似雪,遥知不是四娘家。
潇洒人间世,柴门夹两槐。
诗僧恰方去,俗客不曾来。
翠合苔初长,红娇杏半开。
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
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
三两人家傍小溪,萧萧短竹插疏篱。
平生不识兴亡事,只探春来种谷时。
艰难思健士,谁复数寒儒。
老去怀三径,归来就一区。
春情萦梦草,晚步及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