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秦如马后牛,吕氏非复嬴。


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秦将王剪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荆卿西去不胜悲,歧路苍茫欲待谁。


匕首岂堪将竖子,地图何不与渐离。


凄凉易水驱车日,仓卒秦王逵殿时。

无端委肉虎狼秦,炉炭鸿毛枉苦辛。


匕首从容非刺客,屏风超越是姬人。


舞阳图奏应辞殿,宋意歌残早湿巾。

多事田光苦殉名,匆匆伏剑激荆卿。


英雄不肯言成败,节侠何知有死生。


皆白衣冠持大斗,尽冲毛发上长缨。

平生剑术未曾疏,况是深沉解好书。


盖聂相期知不可,渐离同去因何如。


六王有恨惟铜柱,一擿无成更副车。

读书击剑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


岂有先生非乐毅,何曾太子识荆轲。


燕风已起离骚赋,楚调如追易水歌。

田光鞠武总谋臣,计失须臾欲劫秦。


岂有精灵归匕首,空令哀怨断龙唇。


萧萧风起冲冠发,飒飒云吹首路尘。

置酒华阳曲未终,美人奇马玉盘中。


何须匕首劳神勇,更使将军作鬼雄。


一自悲风生易水,千秋白日贯长虹。

当年神勇是荆卿,市上悲歌最有情。


岂必英雄工剑术,未应生劫待琴声。


从容不俟兰池客,慷慨空偕竖子行。

琴女歌罗縠,秦王负鹿卢。


可怜神勇者,生劫失良图。

短匕当长剑,中柱不中王。


八创酬太子,一笑谢田光。

缩高空有子,三晋已无臣。


守诏虽辞魏,何心独袒秦。

朝贤必堕耕,举士独存名。


不断谗人舌,安救战国倾。

当厄休言少,伤心不在深。


一杯相怨毒,司马甚羊斟。

不察无功赏,安知有意谋。


群臣皆贺日,文子独深忧。

玄鸟终辞宋,鸺鹠实丧殷。


诸禽忘一面,国老尽无颜。

蚩蚩鹬与蚌,渔者并擒之。


今日谁渔父,愿人熟计斯。

击筑人何在,持图令舞阳。


非关徐氏匕,不及夏医囊。

荆卿辞易水,徐匕入西秦。


误作登坛侣,惭他皮面人。

公输机已就,墨子义相禁。


尔莫夸攻具,王当罢窃心。

壮士西游遂不还,英雄千古笑燕丹。


至今幽蓟秋风道,依旧萧萧易水寒。

独憾荆卿剑术疏,虎狼到手不能除。


何如博浪挥椎者,远击犹能中副车。

荆高两相许,击筑燕市旁。
既乐又复泣,谁知非浪狂。
怀七入秦庭,调笑轻舞阳。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于期与地图。
荆卿一剑客,击筑游燕都。
许身太子丹,生死誓不渝。
文夫报知已,何惜此微躯。
悲歌慷慨发冲冠,上殿披图却胆寒。
生劫诅盟缘底事,错将秦政比齐桓。
过华逾河势北倾,何人来此葬荆卿。
千金匕首安知在,易水寒来尚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