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晓越城西陌,湖风吹客颜。
苍苍烟水窟,小小雨花关。
鸡犬寒梅外,琴书深竹间。
铁板铜琶,歌纨金缕,江关萧瑟兰成。
醉倒湘潭,梨涡聊慰飘零。
藜床皂帽人憔悴,算文章,身外馀名。
萧然廿载闭柴荆,过眼沧桑自变更。
千古高风追泄柳,一生心事托侯嬴。
采薇得食何忧饿,却聘无书为晦名。
故人怛化十馀年,怅迟迟、为纂遗编。
尚记过从时,江楼刻烛分笺。
浑忘却、月坠遥天。
天妒梅花更妒人,风风雨雨不知春。
杜鹃啼处孤灯梦,寒食樽前一病身。
易理愁中才得力,交情乱后始能真。
北堂遥隔楚云西,远近浮槎理亦齐。
岂有园官供菜把,仍催稚子树鸡栖。
寄奴井在泉湛汲,丁卯桥荒路不迷。
言谢京洛游,养拙归溪山。
故人方开径,招邀喜我还。
邂逅诸君子,晤言适林关。
我初读君诗,与君未识面。
谓是古人作,舌咋目先眩。
昔昔思见之,未由觌青盼。
二陆优劣分,士龙较敦笃。
东吴举贤良,于时年十六。
入洛正翩翩,二俊张华目。
婉娈昆山姿,俊伟产其麓。
访古五茸城,喟焉叹二陆。
将相门华腴,文章世推服。
平生稷契志,漂泊几曾酬。
溪水犹前日,草堂空自秋。
烟雨茅斋别有春,忍将尘事罥心神。
闲亲鱼鸟为佳客,浪认溪山作主人。
入骨晓晨偏送冷,到门残月不嫌贫。
草堂工结构,曲折趁溪湾。
即此可容膝,何须更买山。
鸟啼万籁静,花落一庭间。
严风动林外,微雪洒溪滨。
值此清夜水,幸与群贤亲。
焚香留释子,开尊洽故人。
是时八月交,炎蒸酷于暑。
徙席向深林,凉风浩如许。
新瓜间梨枣,次第给园圃。
旷览世故多,毕志力南亩。
矧耽山水幽,卜筑遂云久。
朝耕暮垂纶,草木甘同朽。
清坐各无寐,初闻一雁过。
冬心空外警,北思夜来多。
岁晚惊霜雪,天高畏网罗。
向晚寻幽人,一踏池上路。
斜阳敛山色,波光半含吐。
群动渐已息,鸟鸣自相聚。
秀野池阁阊丘东,千跗万萼春烟笼。
主人弄笔追清雄,好客不道陈元龙。
邓尉花发山山秾,好事千里千人从。
青山孤隐士,耕读甲溪边。
左右双腰水,东西两面田。
松梅于眷属,诗酒是因缘。
歌风台下夜乌啼,郁郁山庄古木齐。
半亩桑田人去住,一湖春水屋东西。
星临丰沛瞻龙龙,地接青徐杂鼓鼙。
值得渔夫棹,江梅隐雪津。
黄河冰腹厚,白草马蹄春。
既释隆中业,还为川上人。
杨柳萧疏拂绮窗,芙蓉烂漫开秋江。
凉月娟娟露华白,渔歌欸乃歌轻艭。
玉缸香泛流霞席,搊筝小伎来迎客。
东掖传经计已疏,归来为筑浣花居。
苍山移石供支杖,春树分阴照读书。
竹外寻僧招野艇,雨中留客摘园蔬。
年来儒效厌迂疏,寂寞兰陵讲学庐。
归去聊营陶令宅,写成应有郑君书。
海滨孤愤消精卫,世上危机避寄居。
重拟东坡赠影形,清文落手似新硎。
芟除芜秽谈经席,点缀芳菲问字亭。
万里新愁双鬓白,百年旧物一毡青。
沧桑饱阅如传舍,莽荡乾坤一叶身。
杜老万间思突兀,放翁干步爱嶙峋。
手编诗集还题晋,口授经文未毁秦。
略识文章豹一斑,传经著述二洪间。
暮年萧瑟初归里,故国周围剩有山。
闲与灵均吟楚泽,敢烦尹喜候函关。
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
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扬雄宅。
主人爱客启柴关,执手褰衣出笑颜。
虽少冬青树,犹余古薜萝。
闲居真处士,枯坐老头陀。
云水随缘过,江山入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