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


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段子两龙剑,西行歌莫催。


探花天上返,观日海边回。


一别云房树,相思雪夜杯。

在昔尧舜禹,遗尘成典谟。


圣皇东巡狩,况乃经此都。


楼观纷迤逦,河山几萦纡。

河滨垂柳系行舟,坐对青春未解忧。


池草萋萋千里梦,逢人先自问蒲州。

异域逢君感乱离,春残何处见花枝。


江南纵有池台在,不似当年对酒时。

润裛鞭丝,冷侵衣袂,条山吹雨冥冥。
才过梅黄,千林点滴秋声。
客怀已是凄清。

忽闻歌蜀道,星使出天津。
家在龙门上,途经汾水春。
锦流潆去栈,蒲坂望归人。
威凤翔羽仪,潜虬戢寥泬。
长公冠代英,圭璋蚤特达。
显轨发皇京,丰泽沛海澨。
黄河风急片帆寒,折得虹霓作钓竿。
借问还山谢安石,更从何处望长安。
上书叩阙是何年,七十头颅岂慕膻。
独把紫芝吹铁笛,高秋明月白云天。
青冥矫首向丹梯,鹳鹊楼前一杖藜。
剑在中条藏不得,双龙寒挂洞门西。
中朝枢筦上台尊,玉帐三移镇北门。
五部单于趋受印,百蛮乌浒率称藩。
青山新乞王官谷,绿野先开晋国园。
暂辞西掖去,东使指乡亭。
蒲坂临河白,云门接岱青。
齐风堪论乐,韦相待传经。
龙门一曲处,风气萃蒲津。
关险全临晋,山形半入秦。
楼窥飞鸟上,柏郁大河滨。
山色荧青不染尘,何年精舍构嶙峋。
也知遍入闲人眼,为现云闲清净身。
烦暑人闲不可支,暂来陊殿独委蛇。
南风一拂清如水,犹似当年解愠时。
薇歌一曲对西山,万古清愁老翠峦。
望断空岩人不见,光摇银海玉峰闲。
冷云深处漾寒清,千仞悬流玉练明。
车马往来山下路,何人到此濯尘缨。
妫水桥边日下迟,笼葱一片冷胭脂。
山川良是风犹古,想像英皇下嫁时。
林下晨鸡第一声,陇头残月伴人行。
未知局促盐车下,老骥萧萧又几鸣。
城下行舟一箭轻,城头落日半竿明。
河流汹汹风仍急,时听浮空欸乃声。
烟雨蒙蒙古梵宫,院庭深悄若无僧。
林梢一点荧荧碧,知是层楼供佛灯。
归来朝帝□,忽逢钧天响。
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
缥缈薰风何处台,汾阴后土亦荒哉。
维南太华三峰倚,自北黄河九曲来。
鹳雀楼高春几劫,王官谷静瀑如雷。
太行生翠云当幰,卤泽晴皑雪满锄。
伯乐不来骐骥老,年年峻阪上盐车。
平生得句夸三上,苦为推敲信马蹄。
今日诗情何品次,晚风残月过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