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


贱子与山曾半面,小窗如梦慰平生。


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闲愁不断连天远,浊醪快似并州剪。


兴亡得丧横胸中,冰消雪释春风转。


我本不学抱朴翁,何修致此丹砂容。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


欲识人间真道人,眼近红尘念头转。


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

古人无欲非引年,古无有欲之圣贤,曰无欲者无私欲。


昊皇鲁叟画系传,柱下木子知止足。
岂谓出神凌紫烟,骖鸾驾鹤事恍惚。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不但尘非我,光昭亦是天。


实中是人主,珍重一峰传。

人心天之仁,道心人之仁。


造物自大德,奈何迷我真。

天地既设位,人微何以参。


分明有人主,天地不能堪。

神静物不撄,神动心以靡。


不复知其他,禅元但测此。

神者天之妙,心者人之主。


去人而用天,我生如鳞羽。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


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

楚后萍台下,相逢九日时。


干戈人事地,荒废菊花篱。


我已多衰病,君犹尽黑髭。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


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


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湖山秀绝钱塘西,六鳌截岸开云霓。


瑶峰彩树绮罗色,孰将烟雨看冥迷。


昔年繁华有如此,金碧楼台画图里。

鸡黍交情不可违,如何兴尽便空归。


诗翁偶写胸中趣,肯道溪山有是非。

清兴都生眺望间,放舟溪上又空还。


道人笔底天机熟,尽把云山变雪山。

销沈壮气已无馀,尚有床头数卷书。


再命岂宜居旧物,三乘只合乐真如。


修门喜见平生友,穷巷何堪长者车。

君家妙誉自无双,每肯区区问礼忙。


颔下老髯仍不白,颜间喜气已微黄。


力扶雅道新章句,蔼有雄文古战场。

珊瑚明月堕微茫,春入灯花暖夜缸。


但阅玙璠来棐几,颇惭心迹倦芸窗。


云间旧是贤者隐,江夏久无清誉双。

喜见丰姿眼倍明,从来事事胜公荣。


相望震泽三江水,便隔秦关万里情。


连茹搢绅游北阙,如公文采似东京。

昔时意气控云霄,老矣方能造治朝。


一日暂违文石陛,十年空采越山樵。


歌传楚些聊供醉,鬓点吴霜未肯销。

蘋满烟沙柳满洲,绿荷风软转船头。


归篷亟作恁么去,许事肯令如是休。


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缘誉处厌糟丘。

汪汪陂量有家声,文擅区中世典刑。


别去十年头已白,相逢一日眼犹青。


君裁短后姑假道,我访内丹殊不经。

春光八十对梧峰,黄卷青灯道未穷。


玉翅易飞凭后叶,霜毫难老傲彭公。


五常尚见声名旧,一梦齐圆今古同。

夏屋渠渠斫采椽,笋舆就养有成言。


南陔久叹薪吹棘,北户空劳草树萱。


堂上只容瞻像设,寝中那复问寒暄。

平川掺袂屡星霜,楚尾畿东各一乡。


安得便风传讯问,只应明月共辉光。


茅斋夜出犹能记,古观秋吟最不忘。

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


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

爱子诗无敌,清新日造微。


解颜方一笑,折柳遽成归。


苏馆凝香重,松江脍玉肥。

归去东林寺,行寻曲涧流。


馀灯因佛在,宿饭为猿留。


竹屋烟迎夕,菱池雨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