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湖波渺渺浸残春,东郭开筵迥不群。
闻结彩舟撑碧落,更携箫鼓度青春。
自怜玉海终无敌,却忆琼浆竟未分。
连朝卧病少闲情,乍到池边任意行。
未信空山人寂寞,绿阴何处不闻莺。
同乡竟在异乡亲,萍水论交面目真。
我寄鮀江君鹭岛,一方秋水溯伊人。
秋江又涨水三篙,自在中流发浩歌。
老去逢春倍感时,兴来聊复对芳菲。
月明更觉花枝好,风动还惊雪片飞。
一笑休辞今夕醉,四并须信古来稀。
我本渔樵东海边,脚踏云头歌扣舷。
数载偶承金马诏,朝衣蹈舞丹墀前。
三十六簴列两序,黄钟大镛俨在悬。
漠漠轻烟淡淡风,曲阑干外小池东。
莺穿高柳分晴翠,燕掠飞花落软红。
好景只疑图画里,新诗都付笑谈中。
青阳布生意,万物皆光辉。
风日适晴暖,花柳争芳菲。
方塘水初满,乔林绿正肥。

青春行乐莫蹉跎,出海乌蟾等逝波。

惆怅天随呼不起,江湖谁续散人歌。

行乐湖南树,清阴为飒然。
微风荷叶上,乳燕杖藜前。
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
郁郁长安道,心境久不清。
时复探丘壑,翛然怡我情。
幽憩发遥想,之人渺云层。
溪回荡云容,虬松势妖矫。
日月摩高巅,石瘦青苔老。
科头信芒鞋,临风恣幽讨。
雄鸡断其尾,不罹庙牺网。
我虽风尘客,每动出尘想。
此卷知为谁,对之心神爽。
四海无波六合清,诸公乘暇乐升平。
杏花村外东风里,醉拂吟鞭并辔行。
神仙风骨不易摹,兹图洵美非凡夫。
仁斋张子俨肖貌,被服古雅仙之徒。
张子素业岐黄书,精粗一贯无遗馀。
一年又朱夏,残生如白鸥。
未须愁热去,且得及清游。
数点雨初下,千沟水尽流。
年来穷山少见日,十日阴雨一日晴。
春色于人既无分,酒徒与我宜违盟。
林花及时亦自蕊,山鸟应节犹知鸣。
只知倦马趁风沙,不觉啼莺破物华。
始拟尊前谋小酌,早堪枝上数残花。
壮图惨淡流年驶,乐事参差暮景斜。
三月三日出郭行,风和日暄天气晴。
衔泥补巢旧家燕,隔水唤春何处莺。
垆头小姫酒正熟,道傍古坟人自耕。
君不见南山之下麜鹿,月明静饮霜天瀑。
又不见沧江之鹤唳且飞,秋风吹下神仙屋。
微物区区亦出尘,何况昂藏一伟人。
行乐莫迟徊,流光暗里催。
雁随春燕去,老逐少年来。
花影移歌席,莺声促酒杯。
霜高群木落,湖上数峰秋。
野笛归牛径,烟蓑宿鹭洲。
望中多隐约,佳处小迟留。
金宫游素女,玉笛弄清晖。
月殿龙香度,风帘翠影飞。
云开移彩仗,花落卷春衣。
人各持一心,心各主其事。
显晦道本同,语默理无二。
鲁男深闭门,柳公置怀次。
粤南天作多仙山,海上缥缈芙蓉圜。
罗浮绝巘剧孤拔,势争五岳纡跻攀。
白云磅礴屏雄镇,景泰窈窕开禅关。
闻借侯家宅,湖边度夏凉。
钟鱼连梵寺,雉堞傍城墙。
闲适心无事,清和日正长。
步屧郊坰乐未央,金天忽变水云乡。
行吟策杖乘高垄,犹剩荞花扑鼻香。
黄流冲决没平原,孤负秋英泛浊醪。
想像生灵半昏垫,急营棚栈哭登高。
仙驭迟青鸟,华镳憩紫骝。
檀郎香是佩,箫史玉为楼。
菱鉴光疑晓,桃笙净似秋。
被酒颓双鬓,临风卸晚妆。
射阄赢紫贝,留火照青裳。
小剧淹长夜,新歌学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