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蜀道山尖上似天,谦河雪片大如绵。


兵尘澒洞七千里,音信消沉十一年。


马上相逢有今日,镜中惊叹各华颠。

相望五千里,话别十三年。


知我到江左,烦兄来日边。


朋游俱健否,须发已卷然。

幸有天遮蔽。
为西南、空虚一面,挺生男子。
塞下将军支颐卧,夜半揽衣推起。

被东风吹送,都看尽、蜀三川。
向涪水西来,东山右去,剑阁南旋。
家家露餐风宿,数旬间、浑不见炊烟。

乘兴来为两月留,廿年踪迹叹萍浮。


衔杯清话灯前雨,对榻羁魂枕上秋。


倦矣悲鸣双客鸟,归欤浩荡一渔舟。

七十馀年亲弟兄,书来堪喜复堪惊。


杯中酩酊无虚日,枕上邯郸过此生。


老至音书宜有数,别来骨肉若为情。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苕溪渔隐旧称仙,一卧菰芦近百年。


门径不通车马路,行踪只在水云天。


鱼梁日落频呼酒,柳岸风轻每放船。

灯前愁赋渭城歌,瘴雨蛮烟万里歌。


市得好香沉水贵,劈来新荔火山多。


古祠重拜高凉洗,遗殿还寻粤尉陀。

献策不得意,呼童便束装。


人皆悲失路,我独喜还乡。


拓落嘲玄草,驱驰愧绿杨。

一官辛苦向淮阴,上世犹传九牧林。


壮岁功名须努力,外家兄弟最关心。


官河发棹乘春晚,驿馆挑灯语夜深。

郡博承恩出上庠,宦途仍喜近家乡。


诗书俗厚称齐下,兄弟情深忆渭阳。


寒月拥裘催去马,夕亭呼剑引离觞。

二十四桥春草平,月明依旧满芜城。


繁华百代底须问,邂逅一尊无限情。


去国浪传金马客,倚楼谁送玉箫声。

南窗薄暮雨如丝,茗碗熏炉共论诗。


天趣悠悠人意表,忘言相对坐多时。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


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尊。


富贵傥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

蝇头小楷写乌丝,字字钟王尽可师。


忽悟庖牺初画象,工夫元不在临池。

白发先朝旧从臣,悬车遍看五湖春。


养恬高节矜持重,优老浓恩奉拜频。


每有缁黄谈幻化,可无朱紫问经纶。

矍铄诗翁人共许。
远游不怕别离苦。
梦里华亭亭下路。

潮平江影见秋山,桑梓程途莽苍间。


乱后插萸中表共,庭前收橘广文间。


曲池皓月恒相鉴,高第浮云未可攀。

每怜栖息大洲时,看尽鱼苗喂小池。


暑气夜消眠听雨,凉飔朝在起吟诗。


颓年不觉周花甲,秃鬓徒然戴竹皮。

庭院风飘夜合香,旧游人事阅星霜。


朱弦欲抚无钟子,白日终回惜鲁阳。


卿月宵悬枢府冷,□□□□□□□。

与君为兄弟,异姓复连枝。
君是大冯君,生于吾有妫。


虞帝南巡下韶石,南天家世斯辉赫。

昔君与我夜对床,知君着意选专房。


为言东邻有女宝,胡不贮之芸辉堂。


君时为我一怂恿,以斗量金买娇宠。

谁言场屋似樗蒲,好手居然不解输。


叠采三巡皆得注,结场一掷定成卢。


月评须应状元谶,风义新添家庆图。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馀。


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


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


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


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

肃敞芝坛大面峰,拟凭方寸溯璇穹。


夜窗滴尽三更雨,晓雾吹开万壑风。


孤鹤肯来随伴去,十龟相逐赏心同。

高楼玉笛朔风惊,落魄长安弟与兄。


中夜饭牛羞宁子,几年投笔学班生。


天涯已倦驱车走,海上将归把钓行。

眼看庾岭梅花发,忽忆东窗月夜时。


风景苍苍异南北,那堪心事转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