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忆湖西寺,春山尔独行。


乍暄饶柳意,空谷自莺声。


人减同游伴,花含往岁情。

不到西峰久,那堪病后情。


云思丹壑卧,花梦碧岩行。


城郭邀来往,朝廷问姓名。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梅雨初过浴佛天,寺门香拥稻花田。


七层金碧消砖塔,万里风潮长石泉。


楼观总含沧海气,江山还属太平年。

一片斜阳入渺冥,迩来人更访山灵。


江帆叶叶收前浦,野鸟时时下古亭。


满院吉祥花气紫,半林连理树阴青。

故人畴昔隐西峰,野寺幽房一径通。


无复老僧谈旧事,空馀修竹满清风。


梦中寻胜忘南北,句里论心岂异同。

冬温气苦盭,玄冥未书勋。


薄雪殿馀腊,一夜收楚氛。


欢欣想农圃,润泽到蒿芹。

水墟花濑上彊村。
双溪溜竹分。
鬓丝供得十年尘。

晴丝横苑路。
际林端微明,禁烟犹冱。
唤客山禽,荡倦情销得,探春词句。

遍皇州玉龙纷舞,千门六花绕。
燕台高眺,见一点西山,装作琼岛。
翠微低处斜阳照。

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


云里乍逢新住主,石边重认旧题名。


闲临菡萏荒池坐,乱踏鸳鸯破瓦行。

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儿复伤妇。


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

西望郑先生,焚修在杳冥。


几番松骨朽,未换鬓根青。


石阙凉调瑟,秋坛夜拜星。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

西寺碧云端,东溟白雪团。


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

古墓年深草树荒,石人石马卧斜阳。


争如湖上逋仙冢,诗骨埋云万古香。

西山过雨染朝岚,千尺平冈百顷潭。


啼鸟数声深树里,屏风十幅写江南。

我家挂出西山图,上有西山下西湖,主堂见者怒气粗。


问客何所怒,何得生此嗔。
纵使撑天拄地无比伦,古人局量非今人。

高阁开襟生远兴,西山当眼更分明。


酒边花树三春暗,湖上风林尽日清。


忆昨并穿岩洞入,只今疑绕薜萝行。

渐见时平草木苏,奸蹊盗穴已洿潴。


登山敢惮牛马走,置酒谁呼陈赵予。


助魃旱龙初偃蹇,随轩飞雨不踌躇。

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


一径馀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


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

宁越门前路,归鞍驻石梁。


西山气色好,晚日正相当。

淡泊不禁频皛饭,寻常无以致毡根。


西山茧耳多于石,肯与书生踏菜园。

此山得似故山无,城上闲凭景物殊。


半面高窗临睥睨,千峰晴雪见浮图。


旌旄影接幡幢动,钟磬声随鼓角孤。

雨过西山寺,栖迟夜雨天。


不知归路远,多谢主人贤。


一夕家常话,三心物外禅。

携来吴楚百川秋,并入西江一水流。


江水流秋秋欲半,秋江对客客多愁。


蝉如有恨藏朝树,鸥自无心出暮洲。

西山积爽不轻吹,日抱秋光隐翠微。


定性于朝容一见,玄心何地可孤违。


昨游岩壑经云闭,今忆松盘羡鸟飞。

忽扫尘容向郁葱,西山结色有无中。


轻云自在分晴岫,杂树因依合远空。


极目安知春所际,息心堪与日相同。

山因秋澹泊,静理作游心。


策马排云至,看鸿带月深。


草烟迷础色,松响触泉音。

山西天下脊,为唐帝皇都。


使君按其地,问俗今何如。


宽简与时雍,于今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