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七十二芙蓉,仙家第几峰。
天清揽黛色,秀出海云重。
地与蓬瀛接,人将鸾鹤从。
海上望松关,苍茫云雾间。
长风吹瀑水,飘落万重山。
碧草通仙径,琪花待客攀。
西樵山势卷飞龙,万里扶桑海色通。
日丽锦岩开罨昼,雨馀银渚漾芙蓉。
紫河车荫仙人掌,白鹤花明玉女峰。
大科峰顶听山鸡,日出沧溟雾不迷。
赠尔金闺双彩笔,为余题遍碧云西。
天峰七十峙南禺,尚忆清秋佩紫萸。
苔藓石门窥䆗窱,藤萝烟壁上虚无。
曾携居士青藜杖,几醉仙人白玉壶。
杖舄名山恨不同,今看俎豆白云中。
两楹岂梦当时奠,一亩犹存后代宫。
鹿印砌苔多暮霭,鸟栖坛树已秋风。
明河渐没见长空,海上鸡鸣日已红。
地涌千峰元气里,天连诸水大荒中。
云边乍听罗浮凤,曙后偏惊碣石鸿。
改岁吾重到,烟萝迹尚存。
七松吟暝壑,双瀑溅云根。
夜冷猿啼树,秋深叶满村。
丹丘崒嵂三千丈,紫峤茏葱一万重。
南池堂中开画障,仿佛溟渤之仙峰。
细认梁生作,乃是西樵山。
弱龄诵图经,雅志爱丘壑。
良朋订远游,名山赴幽约。
杪秋天宇清,始至谐夙诺。
西樵千丈望罗浮,十载藏书尚有楼。
蓟北归人凭问信,七松明月铁泉秋。
故人昔共此栖迟,瀑布峰前忆别时。
骑省谁能怜国宝,士林今已得山披。
清猿自和斋中磬,野鹿闲窥石上棋。
山泽神交二十年,素情台尚得君贤。
闲游径就天峰去,晏坐醒寻海石眠。
风起於菟看杏地,露寒阿对灌蔬泉。
鸡犬薪蒸共一车,入山真与世情疏。
家随子季移秦望,粮学通明食禹馀。
瓠叶尚堪供享射,秫田那得废耕锄。
相府青山下,风吹戟户开。
昔时朝士至,今日路人来。
鹤语留华表,星文坼上台。
枉策劳相过,秋宵共掩扉。
候虫当砌响,落叶近窗飞。
月色砧偏急,溪声渔渐归。
野鹤闲云少定踪,又扶残醉下孤峰。
溪声送客出林远,山色留人当面浓。
脚踏罡风临下界,心随宝月挂长松。
霜天仙梵夜沉沉,一笑相辞古洞阴。
收拾烟霞归竹簏,招邀明月出花林。
松间野鹤窥行迹,竹里清溪伴醉吟。
茗园秋后气萧然,几处疏林带紫烟。
访道空逢偃月子,采真还赋白云篇。
岩间空翠千重滴,树杪飞流百尺悬。
幽探曾扣白云扉,此日因君忆翠微。
捣药尚馀啼鸟在,采苓应见羽人归。
泉飘洞口珠千斛,花簇云端锦一围。
青溪一路茗花寒,石作町畦左右盘。
捣药鸟啼山雨落,采茶人起谷烟残。
中天削壁浮苍霭,绝磴飞桥驾碧湍。
一径穿云入翠微,中丞祠庙出林霏。
诛求榷吏恩能逭,采摘山家愿不违。
力食总馀君子泽,绣裳真念小人依。
出郭陪幽赏,临高望故山。
桑麻驯雉地,烟水钓鱼湾。
舄欲淩风起,车留载月还。
未尽登高兴,深樽正可亲。
篱花初满径,秋月更重轮。
野俗看仍朴,康谣听转新。
酒垆邈。
往事重提乍阁。
银塘外、水涨花深,亭筑乡名映红药。
洛浦申防勉自持,黄初风调托陈思。
心随破镜飞天夜,怀抱明珠坠水时。
湖海文禽羞比翼,阶庭红药怨将离。
丹凤城南秋夜长,罗衣叶叶感秋霜。
野风何事穿帘箔,落月无心照屋梁。
边塞雁鸿书未得,星河牛女道相望。
楼头月色映溪沙,大海潮生拥汉槎。
有约浮山淹九月,偶来樵路访三花。
扬帆似借仙人驭,洗灶凭煎处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