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雁过霜寒有信,秋归红叶无言。
苔纹似绣绿生根。
鸟篆汀沙成印。

腊鼓迎年粥暖,梅窗送酒春浮。
敬通不仕已童头。
渐渐孺人白首。

雪后苔枝缀玉,春前铁萼簪红。
湖云冻坼水西东。
千里月来催梦。

人海百忙着懒,林栖一病支穷。
药炉茶灶耐从容。
寒月压帘影重。

棐几学山裁画,疏镫课茗敲诗。
百年有限几闲时。
闹里直堪一睡。

别绪逗将吟绪,愁心翻作闲心。
美人香草意偏深。
说与旁人不省。

才见罢参下座,又传说戒升堂。
便将佛祖作魔王。
仍听群魔莽荡。

粉蝶粘将衣桁,黄莺飞上花枝。
可人正是晚春时。
一幅花笺初试。

槛外青苍山在,门前清浅溪流。
仙人相与晚同舟。
佳梦从来难又。

五十年来旧事,同吟池上梅花。
而今清泪落悲笳。
谁说词林风雅。

一粥还添一饭。
算来何福能消。
饮河满腹便终朝。

今日喜停针线,斜阳闲弄秋千。
困人正是杏花天。
借问如何消遣。

绿染晓云冉冉,红酣晴雾冥冥。
银簪悬烛锦官城。
困倚墙头半影。

山色不随春老,竹枝长向人新。
桃蹊李径已成阴。
深院莺啼人静。

竹里全无暑气,溪边长有清风。
荷花落日照酣红。
雨过遥山翠重。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
几回临水送将归。
客里暗添憔悴。

四壁空围恨玉,十香浅捻啼绡。
殷云度雨井桐凋。
雁雁无书又到。

夜半河痕依约,雨馀天气冥蒙。
起行微月遍池东。
水影浮花、花影动帘栊。

世事从来无据,人生自古难凭。
茫如天水有云萍。
聚散任他形影。

一气初回遇朔,鼎中神水温温。
刚柔相会气均匀。
妙在无过浑沌。

炼就光明莹玉,回来却入黄泉。
升腾须假至三年。
携养殷勤眷恋。

此道至灵至圣,无令泄漏轻为。
全凭德行两相宜。
言语须防避忌。

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全。
思量只是眼睛前。
自是时人不见。

凿破玄元三五,拨开造化圭璋。
希夷妙旨在中央。
咫尺无名罔象。

内有五行相制,包含一粒红铅。
相生相杀自天然。
此药殊无贵贱。

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规模。
瞿昙老氏仲尼徒。
经史深藏妙素。

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形神。
尊卑简易汞中真。
握固休推心肾。

一是金丹总数,河图象出真机。
谁知罔象尽玄微。
大道从兹孕起。

故里亲交半柏城,坐中牢落似明星。


雨多秋草荒三径,零重寒花坼万铃。


闲后并和诗笔废,兴来未放酒杯停。

早岁相期林下,高年同在尊前。
风花绣舞乍晴天。
绿蚁新浮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