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无数。


谁家画舫倚红妆,笑声迥入花深处。


笙歌凄咽水云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烂银盘挂六桥东,色贯玻瓈彻底空。


千顷清光无着处,夜深分付与渔翁。

烟光山色淡溟蒙,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波仙鼎立据平湖,天影清涵水墨图。


夜静老龙鳞甲冷,冰壶深处浴明珠。

虚堂四面枕湖光,酝作芙蕖万斛香。


独笑南薰更多事,强教西子舞霓裳。

鳔缈雷峰隔上方,数声风送到幽窗。


柳昏花暝游人散,付与山僧带月撞。

细雨初收逐队嬉,何人注目俯寒漪。


红妆静立阑干外,吞尽残香渠未知。

翰苑仙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


一钩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


应怪园林风景别,数声娅姹不堪听。

嶙峋对峙势争雄,古塔疏林杳霭中。


写尽西湖烟雨障,双尖如笔閤晴空。

深秋幽兴在平湖,伫立微吟独撚须。


黄鹤孤飞盘古木,翠禽危立颤枯蒲。


斜河淡月互明灭,远嶂寒烟半有无。

数板琼瑶踏未干,沉吟不度据征鞍。


孤山霁色无寻处,笑指梅花隔岁寒。

衡岳乔松道途远,成都古柏山川隔。


忽惊老树刺眼来,疑是颓崖压东壁。


拗怒风雷龙虎气,盘摺造化乾坤力。

绿阑干护水鳞鳞,苏小门前柳弄春。


听得语声娇不见,隔帘佯唤卖花人。

故都日日望回銮,锦绣湖山醉里看。


恋著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

南峰归度夏,旧业在烟霏。


半夜闻清磬,一灯明翠微。


云萝寻寺远,猿狖见人稀。

共泛兰舟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


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


烂若金莲分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

歌筵长白日,舞袖亦青春。


试看西湖上,能游有几人。

四月过新雨,西湖罗绮春。


荷花娇绿水,妒杀采莲人。

忆乘使传此经过,四十春风转绿荷。


人世自更新宇搆,湖山不改旧岩阿。


公孤祠院苍苔满,侯戚坟园紫蔓多。

一别西湖已廿年,旧游林壑异风烟。


苏公堤上花存几,林逋宅前山自妍。


半压荷湾犹舞袖,已残柳岸尚歌弦。

戴胜声中绿渐匀,东吴眼界一时新。


丹青不道能来我,山水依然是故人。


洒洒尚沾三月雨,腾腾小酌五湖春。

千首西湖合与诗,东风花信任迟迟。


陶然云水三春意,似有凫鸥几个知。


镜面湖光含曙色,佛头山子醮清漪。

眼傍西湖忽有诗,湖山应讶我来迟。


十年倏尔成何事,一笑茫然似故知。


细柳新莺迎画舫,丹楼碧阁漾清漪。

天地颓然一醉翁,眼拚花着耳拚聋。


却疑南浦频频酒,还记催诗入卷中。

肩舆轧轧傍湖弦,贪爱春光在客先。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

何处逢人话迫真,浮云过眼日相新。


蒙头晚雨愁孤旅,屈指晨星见几人。


有口旧尝龙井美,无钱刚被酒家嗔。

谈笑西湖未写真,老怀秋半为谁新。


回峰曲涧多藏寺,细雨浓烟更可人。


湖艇有情还欲泛,中秋无月底须嗔。

绝景人间认未真,六桥花柳几回新。


那知戊午中秋月,不照严州典教人。


湖水湖山空怅望,天晴天雨未须嗔。

犹是西泠桥畔,难寻春柳春花。
只有婆娑老树,夕阳依旧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