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揩净湘帘还斐几。
暑月凉天,惟有莼羹美。
鱼脍通明晶玉似。

西湖凉爽似秋天。
走银笺。
召令前。

准拟湖船度半宵,昆山弦子玉屏箫。


旅怀已自难消遣,春月昏黄过断桥。

荡吟声、画桥前后,扁舟如在银汉。
时艰不遂封侯志,也算拥城南面。
聊自遣。

珠帘影挂银河,看万顷秋波,照成冰雪。
嫩凉乍引,钗纹露洗,鬓丝烟织。
青山空翠远,认镜里、眉痕新画出。

素云捧出冰盘,照十顷琉璃,镜奁初拭。
露横天杳,星随树迥,数峰烟积。
芙蕖香自远,衬里外、红桥秋四壁。

飘然颇有凌云气,长空乍收昏霭。
露湿衫边,星黏树隙,清得游人无奈。
银河玉海。

并湖西去望南屏,但见烟云日日新。


山色渐争秋气势,荷花全露晓精神。


洗心用此无边绿,处世端能不染尘。

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


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

驰波斗舰疾轻鸿,歌鼓喧天保岁丰。


直面北风吹雨过,卷帘斜日照楼红。


吴儿戏水用长技,太守行春如醉翁。

背淮辕楚过三吴,铁轴膏轮每疾驱。


千里未能归北客,一觞来此别西湖。


门门灯火动今夜,步步溪山迎故吾。

今日我上巳,乐哉天气新。


青春在西湖,湖水绿以匀。


诸公乃肯游,盘飧仍集珍。

十里风光烟水白,嵯峨帝城紫雾隔。
笛声吹断蒲叶风,鹭飞界破青山色。


湖波鳞鳞织成縠,翠盖红幢机上簇。

丹青谁写满轴莲,濯濯西施一段妍。


汴水百年尘隔断,可无人作画图传。

去年寒食醉西湖,山色空蒙暮有无。


风急落花随步积,雨昏垂柳要人扶。


偶携胜友寻泉石,俱有新诗入画图。

青嶂绕,翠堤斜。
晴绮散馀霞。
一湖春水碧无瑕。

四山烟霭未分明。
宿雨破新晴。
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

芙蓉苑。
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
翠红照眼。

十年南国叹徘徊,一片乡心拨不开。


应是西湖花柳问,风流何事未归来。

夫君之游兮,嫣荷为之笑迎。
夫君之归兮,白鹭为之致情。


嗟此湖几千百年兮,曷尝遇夫夫君之清。

杭州城西二月八,湖上处处笙歌发。


行都士女出如云,骅骝塞路车联辖。


龙舟竞渡数千艘,红旗绿棹纷相戛。

墙拥千竿竹,帘萦一穗香。


避暄情散朗,怀旧意悲凉。


小簟琉璃色,新醅琥珀光。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


凤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

山上徜徉湖上归,月明千顷浸玻瓈。


明朝有客朝天去,多少红尘在马蹄。

忆昨篮舆出城郭,灵芝轩槛共徘徊。


故人短棹今天末,斜日湖山我独来。

晴岚漠漠水溶溶,落叶遮船翠盖重。


秋色尽为渔者占,山光多向道人浓。


云连合抱前村树,涧绕飞来小朵峰。

雨洗千峰晓,波涵万顷秋。


菱花开古镜,莲叶度轻舟。


思远人谁识,身闲世不收。

春山愁对修眉绿。
春衫谁为裁冰縠。
日暮倚阑干。

冉冉山云薄暮时,壶觞歌咏欲忘归。


一杯且为梅花醉,莫待梅花作雪飞。

初弦月挂林梢,又一番西园,探梅消息。
粉墙朱户,苔枝露蕊,淡匀轻饰。
玉儿应有恨,为怅望东昏相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