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门西北总茫然,大地无形只有天。
回视江湖难说水,自从开辟不知年。
幽人乐在游鱼外,渔父机忘白鸟边。
稽首清都宝殿前,五云晴日丽中天。
三呼犹似嵩山下,长为君王祝万年。
吴王宫里树啼乌,伍子祠前草亦芜。
头白山僧忘说法,剑池西畔梵堂孤。
谁似南游美少年,扁舟桃叶渡头烟。
乌衣朱雀今何在,惟有长干古寺禅。
白草黄沙羽猎齐,将军鏖战马频嘶。
筹边已断匈奴臂,百万蒐田大夏西。
汉家宫殿曲江头,更向慈恩寺里游。
应是金钱曾诏赐,玉笙瑶管醉高秋。
辽阳使者日临关,公子趋庭望海山。
倚马挥毫铭已勒,恰如张载剑门还。
万顷沧波槛外明,三山巨浸接杯平。
扶桑日抱鼋鼍稳,若木云连岛屿轻。
地迥楼台含蜃气,天空雷雨送潮声。
昔年解缆岑江上,初日团团水底红。
鼍吼忽摇千尺浪,鹢飞仍挟半帆风。
遥看岛屿如星散,祇谓神仙有路通。
弱水之外有蓬莱,云中仿佛金银台。
终驱泛滥群流合,始与鸿蒙一气开。
石壁三更看日上,星槎八月到天回。
雨暗铜驼泪满巾,千峰戎马万家贫。
婴儿坝上成何事,豺虎山中亦易驯。
呕哑楼船驱海若,飘飖旗帜骇游人。
苍髯如戟李将军,平生嗜好在斯文。
行边宛转阴山北,望水沉吟东海濆。
蓬莱暑雨开新霁,半落沧潮含晓云。
耸立凭栏荡远眸,海天一碧望中收。
鲸鱼潜伏三千浪,鹏鸟高抟九万秋。
极目无情逢幻市,近山有意觅琼楼。
东风用意施颜色,艳丽偏宜着雨时。
朝咏暮吟看不足,羡他逸蝶宿深枝。
唤回残睡强矜持,浅破朱唇倚笛吹。
千古妖妍磨不尽,长随春色上花枝。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繁条婀娜叠红芳,疑是佳人向晚妆。
寄语东风共相惜,为留香艳伴花王。
胭脂一树晕明红,艳色凝香清夜同。
不解人间能有此,移根元自上阳宫。
万蕊妆成华屋春,一枝微亚金尊照。
世人恨欠杜陵诗,此花真得无言妙。
仙姿冉冉娇红烛,妃子春酣睡未足。
谪仙已去玉颜空,凭栏犹忆清平曲。
春色新裁蜀锦袍,看来宛转避兰膏。
当庭欲语空凝伫,红露满枝明月高。
烂熳芳英夜似烧,暝烟初傍蜡痕消。
光摇翠幕微风起,何处佳人舞绛绡。
乳燕低飞绿窗暮,开尊共惜朱颜故。
文君窈窕夜当垆,百花失色如相妒。
登临属素秋,厓山风日美。
茂宰肃精禋,招携集簪履。
生平吊古怀,览历从兹始。
登山寄遐思,南溟一何遥。
海鸥大如鹳,出没随风涛。
峥嵘碍远览,鲸背苍屿高。
红毛楼上面面空,海上奇观入望中。
我辈登楼楼上望,茫茫大半是朝东。
鹿耳门兮鲲身线,收尽南天百谷雄。
东海渺无际,空蒙接九旻。
层楼吞灏气,大地绝苍垠。
浪稳蛟龙静,航通玉帛陈。
观潮阁在东溟上,有客来登自华阳。
不道雪山通老柏,却看朝日上扶桑。
胜游气合南三郡,妙画家传晋二王。
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
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
凭谁撼得海门开,疑是神兵着力推。
霎地起来银一线,驾山卷起雪千堆。
列江画舫浮天去,几片红旗逐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