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披蓑携杖,坦荡逍遥。
都缘识破尘嚣。
终日狂歌狂舞,有似王乔。

浅水平沙冻鸭眠,秋声和过石桥边。


寻君兼得寻诗兴,野树江云欲雪天。

烂茅遮屋竹为床,口诵时文鬓已霜。


妻病无钱供药物,自寻野草试单方。

残月半篱。
残雪半枝。
孤吟自款柴扉。

老友吴江去,吴江水尚高。


一樽散鲈脍,四月过樱桃。


矍铄绿玉杖,风流白纻袍。

风物幽妍上郭宽,访朋因得一回看。


家家黄土墙三尺,处处清渠竹数竿。


欲雨欲晴云半密,如秋如夏汗微乾。

松崖日暮水声深,何处携来绿绮琴。


涧石隔林人不见,只疑魍魉是知音。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童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凤皇飞舞结青山,九曲云林第一关。


轻棹每从溪口去,短蓑长自岭头还。


初阳消息升沉里,二老襟怀啸咏间。

连阜衍平皋,深林閟虚馆。


扬襟畅遐思,散帙延清款。


溪莼花幂幂,田黍实纂纂。

野桥秋水落,江阁冥烟微。


白日又欲午,高人犹未归。


青林依石塔,虚馆净柴扉。

借得禅楼拟共游,廿年不见秣陵秋。


言从江渚寻高士,更挟风怀上客舟。


芦荻岸边霜月冷,鹔鹴园畔雁声流。

寒疾连朝避风雨,今晨一出复何如。
扣门投刺意不惬,上马逢人情有馀。
饥鹤啄虫行广陌,垂杨飘絮泛污渠。
芳径暴桥西,徘徊白板扉。
家人出帘语,小季掉鞭归。
榆荚晴将老,杨花晚渐稀。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
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山市初看霁色新,痴云四野妒馀春。
蝶蜂自动闲愁怨,欲逐莺花意未伸。
万壑寒萧森,千章树苍老。
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
茅屋倚幽丛,鹿麋卧深草。
琴剑路迢迢,春风袭客袍。
雾开山骨现,风起浪头高。
草色连坡绿,莺声隔岸遥。
拂袖离家出玉门,故人何处骨应存。
长边自尔无艰险,异姓于今有弟昆。
觅窖已扪千岭雪,招辞兼得一僧魂。
眼前风景似襄阳,松柏参天竹满岗。
鶗鴂一声春欲去,雨催新杏渐娇黄。
三年漂泊老荆州,重过淮安旧驿楼。
地上谪仙天上去,故来萧寺想风流。
翰林小暇出西城,京国馀秋晚更明。
鸥度折矶心已熟,马逢危石眼偏生。
疾风稍定楼台色,微照犹含鼓角声。
危峰削玉插晴空,淋漓秀气含鸿蒙。
两间万物有时易,惟有青山今古同。
隐君山下营茅屋,烟霞笑傲逃尘俗。
秋江雨初歇,江波漫矶石。
鸿雁杂轻鸥,泛泛点寒碧。
松风萝径深,抱琴有游客。
寒食花枝插满头,长亭搔首晚悠悠。
灞陵老子无人识,别是天涯一段愁。
登原过水访相如,竹坞莎庭似故居。
空塞山当清昼晚,古槐人继绿阴馀。
休弹瑟韵伤离思,已有蝉声报夏初。
廛市厌烦嚣,偶来幽寂处。
水流半掩扉,坐久却忘去。
携舟闲过陆浑庄,绕路名花雨后香。
十里暖烟迷竹坞,一篙春水没鱼梁。
座倾村酿因留久,盘摘园蔬引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