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南海英魂叫不醒,旧题重展墨香凝。


当时京洛花无主,犹有春风寄广陵。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昼,烟雨朝昏尽属君。

阅尽四家诗卷子,自然优劣在其中。


石龟野鹤心相合,菊涧花翁道不同。


鸣凤翱翔上霄汉,乱蝉萧瑟度秋风。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


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


风叶飘零夜,雨花狼藉春。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


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


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清时无事更年丰,两地风光诗咏中。


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

学道世情薄,论交谊气深。


谩怀三献玉,肯受四知金。


万里铜梁道,千篇锦水吟。

一襟忠谊气,数首北征诗。


不许公卿见,徒为箧笥奇。


衔枚冲雪夜,击楫誓江时。

平生不识陈惊坐,传得新诗喜失床。


闻道明珠犹满眼,烦君为我一倾囊。

谁言静寄是穷儿,尽得陈公晚岁诗。


一读便醒双泪眼,头风更拟倩谁医。

沈郎带减不胜衣,瘦甚由来政坐诗。


试数交游尽前辈,便知文采照当时。


子猷何处寻修竹,漫叟今谁吊旧祠。

试从秋浦望长江,犹有遗踪在渺茫。


满地黄花秋日晚,伤心不见紫微郎。

汗漫谁从食蛤游,岁穷真似贾胡留。


恨无摩诘丹青手,貌得潇湘两岸秋。

病客还随倦鸟翰,霜风犹带客衣寒。


谁持马上归来句,换得天孙云锦端。

霜雪频欺老,芝兰日斗芳。


官犹似仇览,句拟学韦郎。


郊岛无前辈,曹刘可雁行。

故国云山梦,长安白首郎。


病眠三日雨,门静九衢坊。


别后谁倾盖,书来喜失床。

万里来西极,龙媒定不疑。


人应如此少,老恨识君迟。


白璧元无价,青云未易知。

诗肠抱饥馋,嗜句如嗜炙。


长年齰鸡蹠,有味如啖蔗。


轑釜轰腹雷,每遭丘嫂骂。

游春畅饮。
万物熙熙花似锦。
畅饮游春。

年少学诗歌,悲欢忌太过。


未能全劲瘦,已觉近平和。


嫩檗随时摘,微瑕极力磨。

昔有大丈夫,万里事远游。


远游何所极,飘若孤云浮。


欧冶淬利剑,造父翼华辀。

将军从元戎,六年守襄阳。


大小百馀战,裂衣裹金疮。


相逢说往事,须髯犹奋张。

金马文章坡颍氏,玉堂字画献羲之。


得兼裒施枣此刻,价倍湖州校正诗。

小儒百窘似贫户,薪及扊扅襦作裈。


梓泽珊瑚许窥否,未多玉璞与金浑。

每愧诗无古风调,背山楼阁晒花裈。


稍知海若吞河伯,敢眩蹄涔一勺浑。

乃祖天边太白星,裔孙名字见家声。


官曹卑似崔斯立,句律清如庾义城。


赠我不知相报答,投人政恐未分明。

旧京春梦久迷离,独忆诗人老石遗。


秀野堂中酣醉后,斜街月上纵谈时。


风流阒寂期来者,句律清深见本师。

晚岁相因依,恩缘岂微细。


诗卷隔岁看,殷勤续题字。


顽石阅颓波,昨味了不异。

快敌投荒万里尘,炎凉谁问荷戈人。


住山不遂乖崖愿,货畚难同景略邻。


星斗南时悽属纩,金田事起孰移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