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静晚烟浓。
二十年来万事同。
夜半酒醒人不觉,秋风。

惊起欲栖乌。
骏马翩翩新虎符。
五凤街头闲勒辔,金吾。

谷鸟一声幽。
莫遣杨花笑白头。
先向红妆添晓梦,新愁。

归棹隐孤舟。
水带离声入梦流。
锦字织成添别恨,悠悠。

月色白如霜。
一片山花落笔床。
检得旧书三四纸,成行。

文苑振金声。
竹绕琴堂水绕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高名。

残月下寒沙。
北斗阑干南斗斜。
千里不辞行路远,天涯。

春别洛阳城,又见新书甲乙名。
国器旧知收片玉,登瀛。
历历银钩指下生。

德州南下水如烟,忽报青帘绣柱船。


旧太守逢新太守,老同年见小同年。


官程有限难留久,情绪多端话不全。

鹪鹩惊与凤皇同,忽向中兴遇至公。


金榜连名升碧落,紫花封敕出琼宫。


天知惜日迟迟暮,春为催花旋旋红。

欢剧西园会,衔杯夜色前。


池塘馀暮雨,竹柏净秋天。


月出三山树,钟销九市烟。

三月垂杨绿去津,黄鹂飞上柳塘春。


中州岂借探丸客,上巳应逢捧剑人。


王命论存知有汉,说难书在不干秦。

凉风萧瑟动,孤客发江滨。


徒念丹丘近,先成别故人。


远山寒历历,秋水暮邻邻。

瑟瑟西风泛楚蘋,怀人秋色一番新。


烟霞共老惟须醉,兄弟相过莫厌频。


芳佩葳蕤兰九畹,雄心潦倒酒千巡。

渠溜堪投辖,堂坳亦置杯。


再寻牛渚会,疑驾鹊桥来。


泉伏珠跳砌,花残槛蚀苔。

星联杓极北,天漏日华东。


下马歌匏叶,逢人问菊藭。


雷声犹破块,蟾影却吹风。

秣陵几度见初阳,云物依然旧帝乡。


客似周南留太史,官难汉署遇冯唐。


清宵兴味非寥廓,白雪才情有和倡。

春色满近郊,徘徊堪寓目。


松柏夹道周,禅宇敞虚谷。


结伴探梅花,览历遍林麓。

留滞乡园久,无心更出山。


圣人方罪己,逐客岂投闲。


未敢终违世,何妨更抱关。

珍重词盟未许寒,殷勤相送出江干。


双林暂恋清凉胜,一水先疑聚会难。


沙鸟候迎征缆解,晚霞飞伴酒杯乾。

廿载通贤籍,难期聚会同。


关山时去住,岐路复西东。


已慕汉阴叟,还希塞上翁。

论交兹夕复何疑,屋角参横动远思。


今世几人堪久别,他乡惟子许相知。


但看绿涨流桃叶,已是朱明负荔枝。

无罪还应出塞来,石头旧社长蒿莱。


会稽禹穴饶探遍,不到天山眼不开。

饿到今称饱亦顽,墨台真乐在西山。


兄酬弟唱知多少,空使薇歌落世间。

谁言雪碛一僧孤,白拂交横沸海隅。


郑侠若令生此日,竹林莲社总应图。

白日歌声满大荒,于今斯道属辽阳。


翻嫌李白归来早,不得长吟向夜郎。

今古繇来梦幻中,书生端合置鹅笼。


已闻越女兴勾践,难把铜山铸邓通。


虫死断编终不恶,门馀积雪岂真穷。

心比苍松化石坚,迷卢却被一丝牵。


蝇头尽是英雄冢,牛后须防牧竖鞭。


只此须眉何可卖,任他沟壑尽堪传。

碧云如水月如霜,北郭园亭尚未荒。


萍聚竹城人小集,葭飞冬至夜初长。


廿年聚散看双鬓,五社风流萃一堂。

礼殿肃春荐,斋居清曙钟。
斜街星斗转,阿阁雾烟重。


久去金华直,暂依赤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