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地炉无分爇香沉,画尽残灰夜正深。


窗外梅花消息动,要知子半是天心。

猿啾鬼哭杳冥冥,夜半何人吊独醒。


歌罢离骚心正苦,阴风吹雨响疏棂。

荒城戍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


一似衔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几年客里中秋月,不似今宵分外明。


出海得无行路苦,照人偏有故乡情。


琼楼玉宇高千尺,翠杓金尊下五更。

安闲喜得伴林居,分教无功恨有馀。


闵贡政为投劾计,何蕃空上乞留书。


论文每愧瑕疵汝,廷誉何烦俎豆予。

鲁堂诗礼号多儒,文席非才误诏除。


贤路久妨颜已厚,儒宫相借计诚疏。


化鹍未敢图飞翼,搏虎谁能复下车。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花中冰雪避秋阳,月底阴阴锁暗香。


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


且留宛转围沈水,莫遣联翩入粉囊。

白雪春香洗未残,玄霜谁遣冻成团。


涞封圆颗盘增滑,蜜和浓浆齿避寒。


绿蚁从今忘病渴,金花无地著馀酸。

铁石心肠冰玉姿,掌中潜得岁寒枝。


天教一握藏春密,风觅馀香就手吹。


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何物能支笔万钧,案头依约远山痕。


灯横烟影隐犹见,秋入霜毫势欲吞。


掌上三峰看太华,人间一发是中原。

九日秋服成,童冠从我游。


万古清沂春,重结西山秋。


白云归青岑,狂澜落沧洲。

宴坐中秋日,云晴灌水阳。


玉麟横郭见,文笔映波长。


隐几饶幽胜,登堂总俊良。

沙融草浅绕青山,冠序童年各就班。


参合地承鱼丽阵,崔嵬天险雁门关。


遥闻白羽鸣风调,时向乌号抱月弯。

围棘森森翠幄重,清和时候日高舂。


鱼龙队里波涛阔,桃李阴中雨露浓。


未为骊黄妨骏马,先从拱把养长松。

白马翩翩彩鹤开,牙旗行帐绕层台。


一时得共关山胜,他日须收将相才。


凤阁龙楼俱咫尺,瘴烟蛮雨乍归来。

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


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


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

卑官窃禄久埋头,语及才能便合羞。


画足添蛇多见左,东床捧腹笑何求。


谁无动念因黄纸,最解颐人是白鸥。

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


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


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

白云催发钓台舟,何事刚风故打头。


崖树飘摇迎客舞,滩声狂吼带烟流。


事当好处魔仍在,心到诚来倦未休。

西汉淳庞有古风,文衰八代孰称雄。


满庭烟雨滋芳草,何处江湖起卧龙。


两袖长来终善舞,一源参透自能通。

莫向贤关浪过时,祖宗明训也须知。


圭针共惜盘中影,浮世争夸梦里棋。


渐近宫墙窥圣室,何愁雨露择花枝。

讲罢声催六撞钟,青衿冉冉肃西东。


大烹本为贤才设,窃食堪羞我辈同。


箪食豆羹皆圣泽,饔人庖吏走春风。

陆淞发解上青云,沈炼吴绅素出群。


天下何尝无吉士,老夫端亦贺斯文。


三元偶尔还遭际,一贯从来不易闻。

只惜工程一月馀,六经百子岂无书。


他时会到难言处,糟粕还将问汉儒。

纷纷竞巧斗妍馀,谁复留情向此书。


莫道陈言没巴鼻,晦翁元是宋名儒。

搜穷经传几年馀,谁把神明信此书。


除却寻常伦理外,更将何事称为儒。

汗牛充栋博文馀,善学能消几卷书。


老我无才敷至教,且将小学劝吾儒。

苍田红树入霜天,独立船头思渺然。


诸子欲谙云水性,试留双眼看晴川。

铢铢两两较高低,眼渐昏来意渐迷。


弄月吟风程伯子,不知何以学濂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