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诗者人之志,非诗志莫传。


人和心尽见,天与意相连。


论物生新句,评文起雅言。

话表祭赛国王谢了唐三藏师徒获宝擒怪之恩,所赠金玉,分毫不受,却命当驾官照依四位常穿的衣服,各做两套,鞋袜各做两双,绦环各做两条,外备干粮烘炒,倒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并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
约有二十里,先辞了国王。
众人又送二十里辞回。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


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


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汝颍足名士,燕赵饶悲歌。


此地忽遇尔,不醉当如何。


君自银不律,我但金叵罗。

纵有平生好,宁容贵客怜。


长歌欲自听,秋色五湖烟。

拂袖公车成隐心,玺书元解觅山深。


逃名不作唐供奉,得句还称李翰林。


老向唾壶翻击节,愁来挟瑟问知音。

每坐高斋夕阳到,愁悰诗字互相商。


清歌听久蛾投烛,家酿尝新蟹就糖。


鲭鲊秘传醒酒诀,荔松添撰和香方。

春夜融如水,因人共与清。


波澜从酒动,原委向诗明。


河汉虽无极,山泉各自生。

惊坐初雷殷,虚怀永夜怡。


同声堪异响,故友合新知。


泣鬼千年后,风人百代移。

谬附东南美,君前见古今。


连杯存酒意,聚首出文心。


交岂声坛重,时当宦海深。

良朋驱言驾,敢自怯舆风。


柳絮循郊色,先以慰别悰。


远落市嚣外,曰君古寺东。

风雅馀三百,唐音仅几家。


梦犹将影说,痒莫隔靴爬。


岂是安排定,胡为孟浪夸。

莲花池上月如霜,金地无尘夕景凉。
海藏暗浮龙影动,露盘微注鹤声长。
云栖梵钵留僧共,风隐铢衣护佛香。
峨冠野服非凡质,对榻论诗坐终日。
力搜东海宝珠来,法转西天龙象出。
楚猿乱聒夜冥冥,谁听湘妃鼓瑶瑟。
语到安排便不符,人间空自费锤炉。
蝶穿花草春光满,鱼戏江湖月影孤。
廊庙箫韶终自别,仙家烟火本来无。
浃地秋雨夜沉沉,未抵谈诗此夕心。
万变坐沦宵雅意,千春将付掉头吟。
凉漓自汉庸能返,哀乐为文已不深。
连年望月今宵意,兹地兹游略可寻。
人与沧桑同一醉,江随凫苇日相深。
歌声隐隐城西路,巢语喁喁露底禽。
箧笥犹存旧寄诗,品题何意复吾私。
玄言并入临池兴,彩笔兼传幼妇词。
羲献风流元代美,邹枚儒雅总堪师。
风雅何人守一经,悬河巨口信纵横。
五千年上无诗学,三百篇中有正声。
乐府汉唐编古体,骚坛李杜占诗名。
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公退门庭静,轻风辊絮毬。
故人惊一见,小酌散千忧。
西上不容久,东归又别愁。
高堂政在玉山南,竹色梧阴积翠岚。
秀结紫芝云作盖,光生珠树玉如蓝。
每劳飞鸟花间使,时有翔鸾月下骖。
病来旬日负新缘,青白双眸任倒颠。
闻道新诗夸郢调,何人赓和百花前。
樊川龙豹姿,不偶温李冶。
扶持万代人,吐词最英雅。
吾生胶夙好,岂惜谐者寡。
微雨洒清昼,闲芳照孤馆。
平子实通士,兀特又夷坦。
暂亲冰雪寒,久坐布帛暖。
偶逢宋玉过西邻,把酒重论故国春。
一榻早悬陈仲举,《九歌》亲授屈灵均。
衣冠白社沈秋草,宾客黄初散洛尘。
前有千古后万年,日月光景常经天。
诗家陆离光怪发新意,共此两丸跳荡于云烟。
风骚递嬗启苏李,建安正始风骨骞。
雀罗门巷驻高车,霭霭停云满眼时。
惟有故情来得得,却搜诗句步迟迟。
北窗不放渊明卧,南涧同看子厚诗。
从来造物只儿嬉,用舍行藏各一时。
玉兔金乌元去速,晓猿夜鹤怪归迟。
幸然三径菊如旧,且与两梅仙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