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日津亭景物嘉,喜留轩驭弭高牙。


棠阴共识思贤地,柳色偏伤赠别家。


御水少陪乘兴棹,潭园难趁及时花。

绝塞风霜正树威,不知韶律起从微。


十千酒且迎春酌,五九寒须半腊归。


破屐好山连日上,费诗娇雪著人飞。

旧业在东鄙,西游从楚荆。


风雷几夜坐,山水半年行。


梦永秋灯灭,吟孤晓露明。

昨日梅开饮公酒,今朝梅谢念公诗。


眼前光景急如水,案上簿书棼若丝。


且试辍忙来此地,可怜遗恨满残枝。

再到钱塘眼暂清,骑驴看月又南行。


可怜一片西湖水,不得垂纶老此生。

怪来原隰满光华,不意相逢天一涯。


久别班荆情未易,少留倾盖日空斜。


山连木叶千峰雪,地逼龙城万里沙。

萧萧归骑历崔嵬,一见尘中耳目开。


授玉同为万里使,望云先识二星回。


北荒鹏跃南溟去,西极马循东道来。

禁中颇牧去临戎,属国归来敌垒空。


闻道诗书今绝幕,复看天马亦从东。


醉倾床酒留边月,歌倚鹍弦舞朔风。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


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


函疏辞专密,炉香立独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

粟如流水帛如山,依念仓边语笑间。


篇什纵横文案少,亲朋撩乱吏人闲。


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

兼秩恩归第一流,时寻仙路向瀛洲。


钟声迢递银河晓,林色葱笼玉露秋。


紫殿讲筵邻御座,青宫宾榻入龙楼。

萧萧一亩宫,种菊十馀丛。


采摘和芳露,封题寄病翁。


熟宜茶鼎里,餐称石瓯中。

门傍高槐向晚开,忠魂长绕故乡来。


诸生入学供蘋藻,使者停车治草莱。


展卷不平新史赞,赠官空系后人哀。

廪然毛发万言危,叹息名贤远莫追。


甘露翻成他日变,清流宁受北司嗤。


古人为鉴无如子,后辈登科又属谁。

辉辉灯火照寒椽,袅袅炉香驻晚烟。


一卧正祠非白屋,对坛供奉是青莲。


心将胜事诸贤共,影度斜阳两袂连。

驷牡龙旗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莫羡檐前柳,春风独早归。


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萧萧凉雨歇,境物望中闲。


风际片帆去,烟中独鸟还。


断桥通远浦,野墅接秋山。

高馆茶烟袅鬓丝,话阑清漏转多时。


尘埃偶下留徐榻,兰荰重吟吊屈诗。


浮世光阴悲逆旅,大邦名哲仰新祠。

秋原六辔咏如丝,蓬阁金莲下直时。


贪看碧山频驻马,喜过琳宇谩题诗。


周田禾黍民歌岁,汉室园陵吏奉祠。

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


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


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

瀛馆虚尘榻,香灯伴古祠。


衣冠秋祀到,风节里贤思。


堂近栖鸾树,泉分采藻池。

凛凛诤臣节,恂恂循吏名。


世嗟阳谏议,人忆谢宣城。


优诏才三接,嘉言未一行。

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


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


千载君如此,流年疾若斯。

函丈当年贮卧龙,笑谈曾记一尊同。


幅巾已起草庐在,寂寞溪山空晚风。

隔面倏十载,枉寻适中秋。


况临江汉渚,聚兹黄鹤楼。


明月好负人,光暗鹦鹉洲。

名传蔡国冠儒林,二百年来庆泽深。


同德允为贤相法,醉经端向古人寻。


稍提阙里西河意,尽扫桑间濮上音。

锁闱聊辍皂囊封,昼锦还乡意气雄。


别墅挥金延父老,近郊骑竹见儿童。


蒲卢善化终成政,蟋蟀深思未变风。

浙水东西两节旄,君今于此握戎韬。


油囊仙姥流霞酒,鳅穴灵胥白鹭涛。


盘石起家传典训,翘车开幕聘英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