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狐狸。


雨淋状似悲麟泣,露滴还同叹凤悲。

萧条柴市口,就义忆先贤。


碧血归无地,丹心痛入天。


武侯师未捷,箕子道空传。

野狐三度扈王师,诸将从公受指麾。


赐解御裘冬觉暖,诏裁密旨夜常随。


前筹不数貔貅力,末命仍归喉舌司。

云水相看数百峰,富田蓑笠又从容。
湖山何处非男子,宇宙常堪着此翁。
祠庙星霜几草莽,大家门户总春风。
文相祠前枫树丹,真州城外送波澜。
千秋不尽中原泪,此地真成故国看。
一自燕云孤骑入,至今龙气大江寒。
珠斗近中台,瑶琨拥化台。
溪疑曲水接,山似梓潼开。
紫雾花幢引,晴云宝盖来。
远上梅峰九转螺,曲江祠庙郁嵯峨。
悠肰俯仰人千载,旧石消磨名不磨。
泮宫西畔偶来寻,香火祠前气肃森。
柴市阴霾存积恨,崖门惊浪鼓哀音。
更无地滴包胥泪,只有天知豫让心。
大厦兮既颠,岂一木兮能全。
惟夫子兮遑遑,冀不负兮所天。
天茫茫兮曷讯,彼覆餗兮何心。
忆昔南冠日,厓山恨未忘。
魂沉柴市月,泪尽蓟门霜。
白雁衔江草,黄龙逐海航。
碧殿长松锁十寻,晚云将雪助萧森。
貂蝉不改厓山制,金石疑闻孔壁音。
南去星潮嗟往事,北来祠庙岂公心。
东风一梦过钱塘,直自元丰兆靖康。
终岁诸公讲和战,到头赤手树纲常。
生前骨肉山河碎,身后辉光日月长。
黄沙黑水亦衣冠,庙貌荒凉礼乐残。
夫子随时无不可,流民好学是为难。
已看彩笔能生气,莫道青衫足耐寒。
独向江心挽倒流,忠臣投死入东瓯。
侧身天地成孤注,满目河山寄一舟。
朱鸟西台人尽哭,红羊南海劫初收。

东田不到几经年,孙阁重登荷眷怜。

清世莫尊唯尚父,朱颜难老是真仙。

四朝弼亮繄贤业,八表升平赖化权。

尤溪一派自尼分,毓秀储精此降神。
攘斥异端扶正教,恢弘圣道淑斯民。
源头活水通洙泗,门地清风蔼建闽。
春色无端满地莎,伤心燕市偶经过。
清风又读忠臣传,白日如闻正气歌。
社稷一身惟死是,纲常千古有功多。
故宫芳草泣铜人,沧海楼船是紫宸。
赤手欲擎西坠日,丹心誓扫北来尘。
山河万里归元主,庙宇千年祀宋臣。
丞相英灵消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海上干戈百战中,孤舟夜夜泣英雄。
八千里外边尘合,三百年来宋历终。
厓岭被俘真仓卒,燕山就义太从容。
宋道昔云季,戎马摧中州。
独公历万死,感慨当时谋。
庐陵在南域,冠盖元名陬。
在远日多思,钦贤夜忘寐。
缘与簿书辞,况复郊原遂。
野旷宜风生,山深似云戏。
何代关山今相祠,丹青历历表南陲。
开元人物多文献,庾塞风云几梦思。
疏刺胡雏宗社计,诗题海燕哲臣悲。
吾道终无一日遗,太邱亡社此存祠。
扶持千古纲常处,剥尽五阳元气时。
天有星辰为肖貌,地将溟渤作尊彝。
重谒岩祠晓,山云淡欲收。
门庭森竹柏,俎豆肃春秋。
道际明时重,人知正学求。
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
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
文山山上指南宫,不与寻常佛寺同。
壁峭峰高云路近,林深树密石门通。
晨清鸟语喧庭外,日暮蝉声杂院中。
六经原不为科名,爵判天人在此行。
今日瓣香分献后,驱车归去自分明。
汉相岩岩真国英,门庭曾是接诸生。
阳秋谈论四时具,河岳精神一座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