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刻鹄纷难辨,鸣蛩独见知。


左迁元命世,扬马快同时。


一字人堪老,千秋客自迟。

家学三王上,时名二李前。


江河趋大壑,日月并高天。


业已回长夜,名犹借少年。

漶灭书生刺,迢遥国士恩。


片言犹海峤,三赋已乾坤。


道岂中原丧,交宁异代论。

字字风霜色,缄题向草庐。


百年双涕泪,万古一吹嘘。


附骥名难尽,屠龙业未虚。

无媒宁逐鹿,有路任亡羊。


朗诵陈琳檄,高悬杜甫章。


神明开混沌,鬼魅失膏肓。

一札长干里,悠然病目开。


讵知垂烬烛,犹作复然灰。


赵璧初还邸,燕金任筑台。

病卧空搔首,文成剧赏心。


乍回燕客梦,初理越人吟。


白雪流空馆,青阳动绝琴。

骨立乾坤外,呻吟岁月过。


片言回大造,孤榻起沈疴。


骤觉头风愈,宁论肺病多。

风雨弥旬久,晴天一启扉。

客携樽酒至,惊乱林乌飞。

刺水秧针瘦,沾人柳汁肥。

故人已作无期别。
故园几度花如雪。
家在五湖东。

浣征衣。
叹缁尘满眼,无处认芳菲。
隔巷遥传,迎门一笑,还似阆苑初移。

一幅山光满素屏,多君共有水云情。


未须结社营茆屋,已见谈空拥化城。


千树暮云遮鸟道,半塘寒水浸秋萍。

猿鹤忻承语意温,始知轩冕道尤尊。


朱旗闪日屯云影,碧玉行杯照水痕。


天禄千秋高太乙,甘棠一树荫祇园。

云林海色昼生凉,喜接台星近上方。


百粤尊亲归幕府,三朝才望属奎章。


金台远映丹心起,宝殿长留墨汁香。

钗光鬓影映高楼,一醉从教万事休。


交好无分新旧雨,花娇能散古今愁。


江山北府空形胜,鸿雁西风感素秋。

都门三纪挹风流,想见今来雪满头。


云里忽传鸿雁札,山中近隔薜萝秋。


怀人仲举应悬榻,傲世元龙自倚楼。

五月霜鳞满贡船,长安到日色犹鲜。


牙樯锦缆来千里,玉箸金盘下九天。


画省不缘宫府赐,蓬门宁睹吏人传。

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


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


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

艺苑相闻十载馀,应知名下定无虚。


不拘世路寻常礼,还赠人间未有书。


草泽敢当高士榻,蓬门终碍使君车。

送酒古来多旷士,乞醯今世少良邻。


庾郎寒腹便鲑菜,助我儒酸不厌频。

名园春色正平分,座拥笙歌酒共醺。


去国一春犹浪迹,论交半世始逢君。


林间白雨新添涨,槛外青山尽入云。

墙东避世岂名高,抱瓮荷锄不惮劳。


花径只应来竹杖,浚郊何意驻干旄。


朱华耀日追唐雅,彩笔凌云续楚骚。

西来紫气照天东,辟土开疆万世功。


缓带喜延东阁客,挥毫独振大王风。


彤幨拂柳莺迁木,绛韝穿花蝶护丛。

鸣琴多暇喜徜徉,结轸园林日正长。


为爱疏狂宽礼法,每令颠倒着衣裳。


倾尊细按花间曲,候月频飞竹下觞。

竭力为耕凿,全身在笠蓑。


千秋一不少,四海百非多。


推食劳鸡黍,寻盟共芰荷。

符祥愧是男,长卧发僧庵。


但愿年常百,何知祝有三。


鸡坛曾狎主,骊颔尚能探。

家在罗浮下,携来珠海滨。


栖栖怜数口,扰扰忽三旬。


蜃气吹风急,潮声搅梦频。

欲访名山与大川,幽怀须问米家癫。


西来此日霓旌远,东望何时鹤驾便。


选胜留题千古在,登高作赋万人传。

日涉名园玉一林,山桃溪李岂知音。


却嫌雪蒂曾团蜡,应悔霜髯亦撚金。


浮动暗香迎晓月,晴留疏影伴横参。

雕檐绮槛月微明,缟袂花神索笑迎。


不向宋宫闲点额,喜闻商鼎持调羹。


几回寒泛冰壶影,万片香飞冻玉瑛。